发布时间:2008-11-03
“十一五”乃至20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建设绿色钢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实施好《莱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一二四三”的总体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2004年翻一番的基础上,2005年达到256亿元,是2000年的2.05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18.12亿元,年均增长5.03%;第二产业172.72亿元,年均增长20.01%;第三产业65.5亿元,年均增长11.3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616元,是2000年的2倍,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2555美元;全市税收总收入达到3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56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4倍和3.5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7.7%和28.5%;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81.4亿元,年均增长13.4%。
结构调整成效突出,经济质量明显改善。①三次产业比例发生可喜变化,工业主导作用更加突出,200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7.1:67.3:25.6,工业所占比重提高了17.1个百分点。②所有制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民营经济快速增长,到2005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3.25万户,私营企业5640家,从业人员达到15.7万人,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企业达到42家,纳税额超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116家。民营企业实现税收4.16亿元,是2000年的10倍。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9.0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0 .8%。③产业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增强,全市钢产量由2000年的219万吨提高到1184万吨,钢铁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2.2%,形成了“三分江山有其二”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④企业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7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达到34家,分别比2000年增加61家和16家;利税上千万元的达到26家,比2000年增加18家。⑤产品结构发生新的变化,拳头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十五”期间,增加了大型H型钢、中宽带钢、汽车配件、粉末冶金等拳头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达到52家,产值达到19.7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8%。
招商引资强力推进,开放步伐明显加快。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自2001年5月份以来,累计引进资金192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3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4%;2005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5亿美元,出口6.6亿美元,均实现了五年翻两番。五年累计利用外资2.9亿美元,是“九五”期间的5.7倍。青岛海关设立了驻莱芜办事处,进一步改善了进出口条件。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1.7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4倍,年均增长20%。其中,农业投资达到16.9亿元,实施了雪野、乔店、葫芦山水库除险加固,雪野水库灌区改造,棋山、茶叶等几条小流域治理,雪野水库向莱钢供水及牟汶河、孝义河城区段治理工程等,城乡用水条件和水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工业投资达到235亿元,建成了莱城电厂、莱钢大H型钢、泰钢扩建、泰山造纸扩建、汇源果汁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投资达到70.6亿元,建成了博莱、莱新高速公路、莱城两个污水处理厂,实施了城乡电网改造和农村公路改造,完善了高新区基础设施,高速公路达到97.2公里,发电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达68.4万户,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和谐能力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和推广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机制逐步完善,组织实施国家“863”计划项目6个,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71项;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多种形式办学取得较好成绩,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本专科录取人数五年累计达到2.46万人;环保工作不断加强,大气、水和噪音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56%和50%;“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4%,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开发治理土地面积15万亩,增加耕地面积2.5万亩;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成绩斐然,五年新增城镇就业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展良好,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急救中心等项目建成使用;文化、体育、气象、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有了较大发展。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企业改革全面展开,国有、集体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靠大联强和困难企业破产重组工作成效突出;社会事业改革步伐加快,公用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产权改革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投资、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也迈出较大步伐。以改善发展环境为重点,推行政务公开,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大幅削减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工作提速;积极开展“文明莱芜”、“平安莱芜”和“诚信莱芜”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弘扬社会公德,为加快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城乡面貌较大改观,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建投入大幅增加,“十五”期间完成城建投入21.85亿元,比“九五”期间多投14.5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比“九五”末增加30平方公里;城市管理日趋规范,市区脏、乱、差现象得到较好治理,绿化、美化、亮化效果突出,道路、公园、供排水等城市公用设施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39.55%提高到2005年的42%;通过实施农村道路、供水、通讯等方面的改造,“村村通油路”率达到96.6%,自来水受益村比重达到34%,电话普及率达到53%,行政村基本上实现了通汽车。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稳定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4元,比2000年分别增加4254元和1438元,年均分别增长10.6%和7.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0.28亿元,人均储蓄突破万元,达到10474元;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94平方米。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五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积累和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坚持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发展理念。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推动经济加快发展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破除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框框,在干中解放思想、在干中抢抓机遇,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改革的思路来研究问题,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努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坚持密切联系实际,选准经济发展思路。针对现实发展状况,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实施了“启动经济开发区、全民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和建设富民强村工程”等重大决策,打开市门,广借外力,启动民力,在实践中形成和完善了“一二四三”的发展思路,全市经济走上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轨道。
——坚持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把创造优良环境作为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持之以恒地打造环境这条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营造了政策优惠、服务高效、诚信公正、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全市上下风正气顺心齐,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坚持执政为民理念,自觉维护群众利益。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重大决策问计于民,积极实施民心工程,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到实处,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坚持突出莱芜优势,做强做大重点产业。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两个基地”建设,努力打造产业集群,培植形成了以钢铁、新材料为代表的优势产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
——坚持强化落实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不断完善激励干事创业的机制和制度,实施严格的责任制,形成了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确保了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多,一些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不够,就业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压力仍然较大,经济、社会秩序需要进一步治理等等。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任务目标
(一)“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综合分析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市实际,“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宏观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市的发展。
1.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大量存在,但和平、发展、合作是国际形势的主流,世界经济正走向较快发展轨道,特别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步伐呈加快之势。这为我市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加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从国内环境看。国内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政府宏观调控更加成熟,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作为世界最大的二元经济体的加速转型、消费结构新一轮升级、奥运会的举办,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中国制造”正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从我省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重心正逐步由东南沿海向北扩展,山东已经成为国内外投资者高度关注的区域。未来五年到2020年,山东处在加速崛起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诸多有利因素将促进山东的发展水平、发展地位实现跃升。特别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制造业强省的建设将对我市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3.从我市情况看。未来五年,我市正处在经济加速发展的黄金阶段、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和应对挑战的重要阶段。
经济加速发展的黄金阶段。目前,我市正处在跨越人均GDP3000美元关键时期,综合分析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等因素,我们面临着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一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十五”期间,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发挥效益,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一二四三”工作思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英明决策,为“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三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民营经济迅速膨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四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和谐能力不断提高,为今后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五是市场主体逐渐壮大,经济自主增长和市场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六是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为我市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一是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市是以钢铁产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克服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应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追求更大的比较利益,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二是经济结构将由二元向城乡一体化转型。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落实,城乡融合的步伐快速推进,加之我市正处在世界公认的30%-70%之间的城市化加速时期,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向以市民为主体的社会转变是必然趋势,经济结构也将由二元向一元转变。三是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增强经济活力,必须加快我市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经济管理体制也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提高。
应对挑战的重要阶段。一是当前全国各地呈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态势,先发展地区的要素聚集优势将更加突出,作为地处鲁中地区尤其是起步较晚的我市来说,面临经济总量与先进地区进一步拉大、人均指标被周边城市赶超的双重压力。同时,“十一五”期间WTO保护期结束,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二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加工型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转型的任务非常繁重。三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和素质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化程度不高,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四是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用地、用水等日趋紧张,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五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六是发展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平安莱芜”建设、诚信体系建设、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根据以上分析,“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增强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风险和忧患意识,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战略机遇期,进一步落实“一二四三”的总体发展思路,着力于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融入济南都市圈,接轨半岛城市群,努力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促进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工作中要坚持以下战略方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坚持深化各项改革,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强力抓好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和劳务输出三大重点,北融东接,切实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加大“五个统筹”力度,突出薄弱环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全面公平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
(三)“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更快更好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调整经济结构,强化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加快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绿色钢城建设,着力打造“两大基地”,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实施“5538”工程(争取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人均5000美元,财政收入30亿元,投资800亿元),力争在全省人均指标居前列,总量指标进位次,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60亿元,年均增长12%,争取达到5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3亿元,年均增长5%;第二产业320亿元,年均增长13%;第三产业117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美元,年均增长12%,争取达到5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长13%。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68∶27。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工业竞争力明显提升,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提高。经济增长方式有大的转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2%,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75%。民营经济规模总量扩大,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占全部经济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快。企业及行政、财税、投资管理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事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的国际融合度大大提高,五年累计招商引资300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亿美元,年均增长15%;其中出口总额12亿美元,年均增长14%;进出口总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以上。
城市特色进一步突出。城市规划建设不断加强,管理水平较大提高,功能明显增加,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区域协调和空间整合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以莱城为中心、钢城为副中心、中心镇为支点的组团式城市格局。绿色钢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32.8%;耕地保持在90万亩以上,水资源供求矛盾持续改善,形成山、水、生态城市的雏型。
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00元,年均分别增长8%和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0亿元,人均达到21000元。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医疗保健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5岁。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平方米。
社会发展进一步和谐。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1万人。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健全,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提高到2.43人。人口素质较大提高,全市总人口控制在129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的经济体系,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程度大幅度提高,在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经济发达、科技进步、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环境美好的绿色钢城。
三、加快推进经济强市建设
(一)加快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全面推进结构优化升级
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强抓国际产业集群式转移和山东建设制造业强省的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招商引资为动力,按照“公司集团化、产业链条化、品牌知名化”的要求,全面落实“二、五、三0”目标,即:全力打造“两大基地”,发展壮大五大骨干产业,重点培植三十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310亿元,实现利税11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和15%。
打造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一是坚持总量控制,优化结构,加大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整合力度,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提高产业集中度。适度扩张钢铁产业规模,到2010年,全市钢产量控制在2000万吨左右。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产品,重点发展各种规格和性能的型钢、带钢、冷轧板、镀锌板、硅钢片、齿轮钢、轴承钢等高端板带材,高强度钢材、耐腐蚀钢材和高效钢材,提高产品附加值。“十一五”末,冷轧薄板带、镀锌板带、彩涂板带、硅钢的产量分别达到200万吨、260万吨、90万吨和100万吨。二是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大技改投入力度,积极开发和采用薄带连铸、熔融还原等钢铁生产流程前沿技术,广泛应用精料入炉、富氧喷煤、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连铸连轧、控轧控冷等先进工业技术和装备,逐步提高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搞好高炉煤气以及烟气、粉尘、废渣、废水等能源、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到2010年,全市钢铁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到0.7吨标准煤以下,耗新水4吨以下,力争实现废气、废水、废渣的零排放。三是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积极与半岛制造业基地相承接,重点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和新型环保设备制造业。加快汽车零配件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逐步实现由零件、配件向部件方向发展,由部件向组合件和系统总成方向发展,实现由初加工、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的延伸。到2010年,钢铁深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四是贯彻“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提高矿业总体素质。坚持提前规划、有序开采、控制布点、保护环境、加强管理的原则,关闭资源贫乏尤其是资源枯竭矿山,积极开拓新的供给渠道。“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鲁中冶金矿业集团二期工程(包括200万吨接续工程和增产原矿100万吨),新增产能300万吨。
打造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坚持产学研结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围绕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领域,大力推进新材料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一是粉末冶金制粉与制品。重点研发温压成型粉、烧结硬化粉、合金粉、粘结成型粉以及铜、镍、钨等金属粉末。研究温压成型、等静压成型、粘结成型和注射成型等成型工艺,开发各类高档粉末冶金制品,建设全国最大的粉末冶金以及制品生产基地。“十一五”末,形成粉末冶金制粉12万吨、制件1.5万吨的生产能力。二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重点发展混凝土减水剂、聚丙烯烷胺系列产品、改性酚醛树脂及专用粘合剂等有机高分子和精细化工产品。到2010年,形成年产10万吨高效减水剂、2万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胺微胶乳、1.5万吨改性酚醛树脂的能力。三是金属基复合材料。重点发展陶瓷复合刀具、三耐钢新材料和Fe-Al基金属间化合物新材料。到“十一五”末,形成年产600万片铁铝基陶瓷复合刀具、3000吨金属基复合材料精铸件和4000吨三耐钢的生产能力。四是新型建筑材料。研究开发与钢结构住宅配套的系列建筑新材料产品,引导新型建材向功能化、环保型和节能型转变。积极发展冶金耐火材料,为钢铁生产搞好配套服务。到“十一五”末,形成年产抗碱纤维5万吨、各类新型板材5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五是磁性材料。以鲁中冶金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泰钢为龙头,研究开发高性能磁体磁粉和磁件。另外,充分发挥各类创业服务中心和各类企业孵化器作用,加速新材料成果的转化。经过积极努力,到“十一五”末,新材料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85%,新材料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使新材料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特色鲜明新材料产业化与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和研发平台。
发展壮大五大骨干产业。立足我市资源、技术、基础优势,配合建设两大产业基地,重点培植壮大机械、纺织、食品、化工、建材五大骨干产业。到2010年,争取五大产业的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收入的50%左右。1、机械加工业。大力发展汽车、摩托车及机械装备等零部件生产,到2010年,汽车零件形成年产1000万件稳定杆、600万条凸轮轴、1000万件刹车片、400万件制动毂的生产能力;汽车部件形成120万件前后桥总成,100万台齿轮泵的生产能力。同时,积极发展以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成套处理设备、环境检测仪器等为重点的环保机械设备。2、纺织服装业。以泰丰、银河、新开元、王子股份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等服装面料、名牌服装及服饰用品、装饰用纺织品,构建原料-织造-印染-成衣的一条龙产业体系,形成重要的纺织品加工出口基地。到2010年,全市纺纱能力达到25万吨,布坯1亿米,毛巾1800万件,服装产量达到3600万件(套),东泰、亚泰等无纺布达到2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3、食品加工业。重点抓好粮食转化、果蔬及畜禽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做大做强汇源、六合、得利斯等饮料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广寒宫年产40万吨啤酒二期扩建工程,建成一批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食品加工企业龙头。4、化工产业。加快化工企业改组改制和结构调整步伐,以东浩化工、橡胶集团和汶河化工为依托,大力发展农用化工、合成橡胶、新型合成材料等化工产品,积极发展煤焦油深加工、苯深加工,逐步实现化工行业向低污染、低能耗的精细化工转变。“十一五”期间,重点完成东浩化工的改扩建和橡胶集团年产30万条全钢子午胎等项目建设。5、建材建筑产业。积极适应建材市场的变化,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从传统建材向新型节能建材的优化升级。“十一五”期间,搞好鲁能、连云、莱钢等现有水泥厂的改造升级,淘汰10万吨以下的小水泥企业,争取新上日产5000吨的高标号水泥项目。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化学建材、无机非金属材料、非金属矿物材料,力争在发展新型建材上有较大突破。大力推广煤矸石、粉煤灰制砖技术,发展新型节能建材。利用丰富的花岗石资源,积极发展石材加工。2010年,建材工业销售收入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30%。要积极实施大建筑业战略,拓宽建筑业领域,拉长产业链。努力培植经营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骨干企业,“十一五”期间,力争发展一家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每年培植发展2-3家一级资质的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要按照“巩固莱芜市场、拓展外埠市场、开拓国外市场”的总体思路,积极拓展建筑市场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建筑科技推广力度,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建筑业,推动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转变,到2010年,全市建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和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60%以上。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严格工程建设法定程序,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装饰装修市场秩序。到201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增加值15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重点培植30家大型企业集团。着眼于全市经济战略性布局,加大资金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培植壮大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坚持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核心企业、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促其做大做强。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通过推广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努力培育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推动存量资产跨行业、跨区域重组,加快增量向骨干企业聚集,培植3-4家规模大、带动力强、贡献率高的大型企业“航母”。力争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0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企业达到30家,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5家,过200亿元的企业集团2家,过800亿元的企业集团1家。
积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积极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与国内外著名品牌开展贴牌生产,倡导企业品牌与产业品牌、城市品牌宣传相结合。争创山东名牌产品20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企业19家,国家驰名商标企业2家。
(二)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工农联动、协调发展、一体推进的路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围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目标,发展以“三辣”为代表的蔬菜、油料、烤烟、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做大、做强以“三辣”为主的优势蔬菜产业,到2010年,“三辣”播种面积达到44万亩。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提高加工增值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结构,依托现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猪、牛、鸡、鸭、兔等畜禽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依托现有水产养殖基地,合理控制养殖规模,突出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提高养殖效益。三是加快经营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1)培植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引导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促进生姜、大蒜、桃、鸭、猪等大宗农产品的产业化。到2010年新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2)支持和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专业协会的发展,为农户提供信贷、市场和技术等各类服务,扩大农户群,发展规模农户,带动基地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3)积极发展“品牌”农业,继续抓好农产品原产地标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工作,保护好我市已认证的品牌,新开发认证8-10个无公害农产品、2-3个绿色食品、2-3个名牌产品。(4)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抓好“山东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的实施,做好种植业生产过程的各项GAP试验,建立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示范区,使大宗农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
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把农村工业纳入全市工业整体规划建设,依托卫星城、重点镇和中心镇,以土地集约、企业聚集、产业集群为导向,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板块经济,整体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抓住城市产业升级换代的机遇,按照合理分工的要求,将技术成熟、产品成型、适合农村和小城镇发展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采取技术转让、设备转移、建立分厂等形式,逐步向农村转移,加快培植农村新的产业优势。强化对农村工业布局的统一规划,合理布点,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取合作开发、共建工业集中区,实行税收分成、利益共享的办法,突破现有行政界限的束缚,引导项目向工业集中区集聚。通过农村工业开发,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村城镇建设和农村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就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把农业和山区综合开发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按照“地成、林成、路成、水成、主导产业成”的五成标准,实行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8万亩,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2万亩,整理土地20万亩。继续搞好农村道路改造和建设,全面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网络。强化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使全市广大农民喝上安全卫生的饮水。大力推进公用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的拓展和延伸,切实提高农村地区供电、供气、电信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保障水平。积极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争实现覆盖全市农村人口的目标。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逐步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农村科技文化事业发展,把健康有益的先进文化、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传播到农村。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使广大农民早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初步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
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结构,积极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建立与城镇社会相协调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发展的成果同样惠及广大农民。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一五”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缓解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加大推进力度,逐步将养老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到全部农村地区。积极探索实施工伤和生育保险,继续实施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认真搞好贫困村、贫困户的帮助扶持工作,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三农”支持保护体系。一是深化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重点落实好“三项政策”(即中央的“三奖一补”政策、农村公益事业逐步纳入县乡财政共同负担的政策、村级经费保障政策),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即各级财政调控、支持的方向和重点,从以支持城市为主向支持城乡统筹发展转变、从以支持农业生产为主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并重转变、从以支持农村第一产业为主向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努力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财政支农支出依法稳定增长、确保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确保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二是深化农村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农业投入新机制。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三是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依法界定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维护农民的财产权利。四是深化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加快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认真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强化农业补贴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加快乡村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思路,用全新的时空观统筹规划乡村发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统筹城乡资源的流向、流量和配置,实现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按照关于中心村建设“五个一”的要求,加快改变中心村的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大力繁荣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规模和档次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多元投入”的原则,以扩大总量、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水平为核心,力争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壮大发展新兴服务业,打造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一是突出发展生态旅游业。不断提升全市旅游景区开发质量和档次,重点抓好齐鲁大峡谷、雪野湖、香山、华山森林公园、龙山等北部重点景区的统一规划、科学开发和整体包装,努力形成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带;同时抓好莲花山、莱芜战役纪念馆等景点建设。围绕打造莱芜生态旅游品牌,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强行业配套完善,进一步促进旅游饭店、旅行社、定点购物商店、定点餐馆等旅游企业的发展。加大旅游商品的研发力度,加快燕子石、锡雕等传统工艺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加强旅游与会展的结合,以莱芜会展中心为主要载体,打造钢铁会展基地。自觉接受青岛、济南等城市会展业的辐射带动,搞好配套服务,实现合作双赢。二是规范发展房地产业。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合理控制房地产发展规模,积极发展面向普通消费群体的普通商品房,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适度发展高档次住房,建立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激活住房二手市场,规范物业管理行为。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莱芜地处鲁中的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依托两个基地建设和我市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加快钢材、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等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扶持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二是壮大金融保险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争取信用评级明显提高,授权授信明显倾斜。积极争取国内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和帮助金融机构清收和处置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尤其要大力促进民营担保公司发展,努力缓解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短缺困难。强化保险公司和保险基金的服务功能,建立多层次的保险体系,加快保险业务向多元化发展。三是配套发展中介服务业。鼓励和扶持咨询、评估、会计、法律、工程设计、信用评价、广告代理和市场研究等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提升,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改革中介机构体制,强化行业自律,完善监管机制。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一是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按照发展现代流通业的要求,加快商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扶持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建设,规范提升城区农贸市场,全面开展“农改超”工作。加大商业设施建设力度,引进1-2家国际知名商贸流通企业,建设2-3处标志性商场。积极整合现有商业街区的资源,完善中心商业区的休闲购物功能,打造几条特色鲜明的商业步行街,带动全市商贸流通行业的优化升级。二是大力发展餐饮业。积极挖掘地方名吃资源,重点抓好莱芜羊汤、炒鸡、香肠等传统名吃的宣传推介,培育莱芜特色名吃品牌。培植和发展一批网点分布广、品牌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餐饮集团。以建设星级酒店为突破口,加快建成几家集吃住行娱乐于一体的高档次宾馆和餐饮企业,带动全市餐饮行业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升。三是全面繁荣农村服务业。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改善农民生活,健全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学技术、市场信息服务。
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大对服务资金引导和信贷力度,逐步增加服务业引导资金和中小企业担保基金数量。对新办服务业项目实行财政奖励,对重大服务业项目予以重点扶持。规范和降低服务业收费标准,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鼓励服务业公平竞争。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十一五”期间,围绕制约莱芜经济发展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构建高速快捷的交通网络。以建设交通快捷城市为目标,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公路,重点建设好3条高速公路,即:济莱、青兰(青岛至兰州)高速莱芜段,拟建青兰高速公路莱芜至泰安段,新增高速公路82公里;改造、大修省级道路6条、77.1公里,新建青兰高速至莱钢连接线16.6公里,改造区乡道路226公里,村道326公里。到2010年,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93公里。铁路,积极争取现有铁路改造,提高运营能力;积极配合有关市地和企业做好东(新泰东都)平(平邑)铁路、聊(聊城)肥(肥城石横)铁路、长(山西长治)泰(泰安肥城)铁路、莱(莱芜东站)黄(青岛黄岛)铁路(即第二条济青铁路)项目争取和建设工作;努力搞好泰钢、九羊、东浩化工等几条铁路专用线建设,缓解公路运输压力。静态交通设施。做好莱城长途汽车新站的配套工程建设,新建钢城汽车站,完成莱芜火车客运、货运两站的改造升级。积极创造条件,完善乡镇汽车站、点的建设,努力提高客、货运输能力。
不断提高能源支撑能力。电力,重点抓好莱芜电厂二期2×30万千瓦工程建设,积极争取2×100万千瓦三期工程批准立项,适当发展余热、余汽发电和热电联产。同时,重点搞好一座500千伏、三座220千伏及部分110千伏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建设,形成220千伏双环网。继续搞好城网、农网线路改造,提高供电保障能力。煤炭,在巩固现有产量的同时,搞好煤炭深加工,开发推广洁净煤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能源,着力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
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搞好大冶、杨家横等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提高水库蓄水能力和安全性能。努力做好金水河等山区水库和南水北调青烟威调水工程从章丘引水的规划论证工作,建立可靠的后备水源。继续实施牟汶河、嬴汶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大河道治理力度,提高防洪泄洪能力。继续搞好雪野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乔店、鹁鸽楼水库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方法。加快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促进污水资源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强化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确保饮水安全;积极搞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提高农村人畜用水质量。强化水土保持工作,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按照“面向市场、应用主导、网络共建、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思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信息化、社会公共事务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化为重点,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全面提高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十一五”末,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40%,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0%以上,因特网用户数达到1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60%以上。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
努力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生态型农林牧渔业和服务业;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节约并重,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政策引导,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行和实施清洁生产,组织开发资源回用等技术,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率,推动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我市环境资源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我市生态工业网络。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废物回收利用,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回收、处理处置和再生机制,逐步提高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以社会区域为单元,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文明企业和单位,推进“绿色钢城”加快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全面推广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建立水资源综合调度机制,加强计划用水管理,统筹安排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旱作农业,继续搞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射频卡灌溉自动化等节水技术的推广,努力实现农业用水的零增长或负增长。加强城市中水和矿井水回用,实行城市分质供水和一水多用,推广节水设备、工艺和技术,提高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搞好水价改革,建立适应莱芜特点的水价体系。力争到2010年农业灌溉利用系数提高到0.5,农业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比例下降为54%,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城市回用水利用率达到50%。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认真执行基本农田占用、审批、占补平衡等保护制度,确保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和质量不降低。严格按照“双控”指标执行相关土地供应政策,经营性用地要全面推行招拍挂出让制度,非经营性用地建立公开供地机制。通过调整、置换、盘活存量土地,引导建设项目尽量多用劣地,坚决制止盲目圈占土地和乱圈滥占林地的行为。按照人口容量控制城镇村建设规模,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按照开发区占地要求,不断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
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改革,搞好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加强对铁矿、煤炭、砂石等矿产资源的管理,严格按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适度控制开发总量,合理设置采矿权。推行市场运作的模式,以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方式有偿出让采矿权。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工艺,改进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积极推广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建立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的新机制,重点引导和支持冶金、化工、建筑、电力等资源型行业,采用节能设备和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物耗。加快普及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城镇新建居民小区和重大公共设施中节能建筑比重。
(六)强化产业聚集,发展特色经济
按照“优化调整现状布局,规划发展产业新区,突出功能特色,引导要素聚集,构建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根据地理区位、资源环境、经济功能,重点培育五大特色经济聚集区和一条经济增长带。
中部高新技术、加工制造聚集区。主要包括以莱城城区为中心,东到高新区,南到高庄街道办事处、西到泰钢工业园、北到口镇的区域。“十一五”期间,要加大投入力度,使其加速膨胀。东区集中发展新材料及纺织服装等产业,南区重点发展电力、煤炭等能源产业,西区重点发展高端板带生产及化工、造纸等产品,北区重点发展钢铁铸造、汽车零部件加工和纺织服装等产业,中区重点是通过旧城改造,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工业发展支撑能力。
南部钢铁生产加工聚集区。主要以莱钢集团为中心,辐射整个钢城区,是我市钢铁生产基地的主要所在地。莱钢集团要按照国家新的钢铁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对全市钢铁产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按照“提高产量、优化结构、配套延伸”的思路,加快钢铁生产和深加工企业的改造提升。钢城区要围绕为莱钢发展搞好配套服务,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厂地双赢,共同发展。
西部特色农业聚集区。主要包括羊里、寨里、杨庄、牛泉、方下、大王庄等乡镇,地形以平原为主,姜、蒜产量分别占全市总产量的42%和75%,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具备一定基础。要进一步稳定耕地面积,通过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信用为依托,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高效产业体系。搞好农产品深度开发,尽快建成山东中部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保鲜储藏加工运销基地。
东部林果生产聚集区。主要包括和庄、苗山、辛庄、里辛、黄庄、艾山等乡镇办事处,地形以山区丘陵地形为主,是蜜桃、苹果、大枣的主产区。要进一步搞好以“山、水、林、田、路”为中心的山区综合开发,以市场为导向,扩大种植规模,调整品种结构,发展优质林果。立足产品优势,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加工企业,搞好黄金蜜桃、苹果等产品开发,带动基地稳步发展。力争到2010年,蜜桃面积达到14万亩,产量15万吨,将该区域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林果生产基地。
北部生态旅游聚集区。主要包括雪野、大王庄、茶业口等镇。“十一五”期间,要突出山水生态旅游这一主题,积极整合和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加强齐鲁大峡谷、雪野湖等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打造独具莱芜特色的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拓旅游市场,丰富旅游产品。立足于距省会济南较近、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以及生态环境优美、民俗文化丰富的资源优势,叫响“龙舞大峡谷、山映雪野湖(水库)、生态旅游到莱芜”的口号,把北部生态区建成全省重要的生态旅游区。
钢铁深加工及物流经济增长带。“十一五”期间建设的青兰高速与莱钢连接线,一头连接莱钢,一头连接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省会济南,实现了资源和市场融通,具有发展加工制造业和流通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要强化产业聚集意识,引导钢铁加工制造业和钢铁物流项目向该线两侧聚集,努力把该连接线两侧打造成一条集钢铁深加工、物流于一体的经济增长带。
(七)实施“北融东接”战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积极融入济南都市圈和主动接轨半岛城市群,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以省规划建设济南都市圈为契机,以济莱高速公路为纽带,积极实施融入济南城市圈战略,做到规划同筹、信息同享、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金融同城,实现互借优势、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加速推进经济一体化。紧紧抓住省打造半岛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实施接轨半岛城市群战略,在观念、体制、交通、产业等层面上,实现与半岛城市群全方位的无缝接轨。交通接轨。加快青莱高速公路建设,积极筹划经过莱芜的第二条济青铁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区域经济联系,变区位优势为发展强势。产业接轨。主动接受半岛的产业辐射,优化产业布局,借梯登高,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与半岛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协作、一般产业互补,提高接轨半岛的产业水平。项目接轨。深入研究和密切关注半岛地区产业转移的动态,变被动接受辐射为主动出击招商,积极承接东向而来的国际国内产业项目转移。资金接轨。充分利用驻青岛、烟台等城市外国金融机构、外国领事、商务机构和外资企业多的有利条件,定期在半岛组织专项招商活动,积极推介我市成长型企业,利用半岛资本市场,吸引各类资金来我市投资。积极引进半岛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壮大我市金融体量。科教接轨。充分借助半岛城市群雄厚的科技力量,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消化,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我市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市场接轨。主动接受半岛城市群的商流辐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培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抓住半岛加快市场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更多的商贸企业到我市开设连锁店、专卖店、总代理等,推动我市商贸企业重组。
构建县域发展促进机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一是整合各类支农资源,有步骤地解决“三农”发展的薄弱环节,积极帮助区、镇争取各类项目和政策,成长性好的项目优先向区镇布局。二是支持各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简捷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和“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三是继续按照责权一致、财事配套的原则,理顺财税体制,财政性资金投入向两区倾斜,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各区要自我加压,自力更生,勇于克服困难,奋力推进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以资源引项目,以项目引资金,把乡镇企业、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形成产业聚集区。积极接受城市和企业的辐射,发展配套经济,引导区内中小企业加入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五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对已经形成特色产业的帮助扶持,有苗头的进行培植,潜在的进行挖掘,把特色产业做细、产品做精、品牌做亮,从整体上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市、区共同努力,到2010年,莱城区GDP要达到28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钢城区GDP达到23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亿元;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1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
四、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以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把莱芜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山水绿色钢城。
加强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布局。按照“提升莱城、整合钢城、主辅互应、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形成以莱城为主、钢城为辅的布局形态和“一水一廊”的开放空间结构。“一水”:是联系钢城和莱城的汶河,沿岸布局相应宽度的绿带,构成滨水生态景观轴线。“一廊”:是在位于莱城和钢城之间的自然山地丘陵地带,形成带状城镇密集区中的分隔带和生态廊道,并向东北、西南与外围山体绿地连接,从而形成以生态景观功能为主的“绿色走廊”。莱城要大力实施“东拓西展、南优北进、中部提升”的空间发展战略。“东拓”,是向东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新区新产业,新城新景点。“西展”,是以泰钢为基础,形成由生产、科研、办公、公园和生活居住区组成的综合功能区。“南优”,是通过绿化、河道蓄水和旧区改造等措施,搞好以孝义河、汶河为中心的生态建设,优化莱城南部环境。“北进”,是北与张家洼组团相接,通过加强规划布局和组团建设,逐步向济南东部产业带靠拢。“中部提升”,就是要加快改造旧城区,改变城市面貌,提升旧城区的功能和品味。钢城城区要实施“东挺、北进”的空间发展战略。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以向北、向东为主,南部和西部适当发展完善。北部以银山工业园和里辛组团建设为主,东部主要布置生活居住用地,南部、西部分别以高新产业和民营经济为依托,适度开发建设。着力搞好“一轴、两带、三片”的建设。一轴:区委、区政府驻地至莱钢集团公司驻地之间的中心轴。两带:牟汶河绿色景观带、银山河绿色景观带。三片:南部高新产业区、北部银山钢铁产业区和东部汶源康居区。
加强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密切莱城、钢城之间的交通联系,结合牟汶河综合治理,修建莱城至钢城的碧水旅游观光通道,形成一水、三路(205国道、莱新高速、沿河观光路)的紧密连结;完善城市主干道系统,新修城市道路100公里。强化城市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根据方便市民、美化城市、完善功能的原则,建设一批亮点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形象。认真搞好城市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十一五”期间增加园林绿地800公顷以上。继续加强城市通信、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污系统建设和地下管网建设,努力提高城市承载能力。高度重视旧城改造工作,按照“老城新景观”目标要求,全面完成“城中村”的开发建设。严格执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好详细的城市建设规划,科学引导城市建设和发展。
加强城市管理,提高运营水平。继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合理划分市、区、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权限,增进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善城市管理手段,建立统一、高效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市容市貌管理,改革城市维护体制,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全面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和经营市场,经营好城市有形无形资产。
加强城乡统筹,发展卫星城和小城镇。“十一五”期间,将高庄、张家洼的城镇建成区纳入莱城城区,将艾山、里辛、黄庄的城镇建成区纳入钢城城区,将口镇建成莱城的卫星城,将颜庄建成钢城的卫星城,将苗山、雪野、寨里、牛泉等镇建成重点镇。要突出抓好卫星城的规划建设,使其成为既与城区紧密相连而又各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区域;进一步加快重点镇的规划建设,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吸引能力和带动作用的中心镇;同时,按照“突出特色、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加快一般建制镇的规划建设,形成卫星城、重点镇、一般镇的有序分布和全面发展。
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跃、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实现优势领域的技术突破和重点领域的技术跨越为重点,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是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在集成我市科研力量,加大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科技合作,加快构建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的研发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平台,以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各类园区为载体的创业服务平台,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10家,新建高新区科技孵化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院士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初步建成适应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二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紧紧抓住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人才培养四个重点环节,使全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逐年增加。“十一五”末,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数量达到50%以上。三是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骨干产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科技攻关,重点搞好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研制开发,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四是不断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机制和政策,逐步建立起以企业投入为主体,财政、金融、社会多渠道投入为辅助的科技投入机制。“十一五”期间,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1%和5%。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建设教育强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依法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一是巩固提高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每个乡镇保留1-2处标准较高的初中。继续实施城内中小学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十一五”期间,莱城城市规划区内(含高新区、泰钢工业园)完成新建5处小学和扩建12处学校建设任务,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要。在普及高中段教育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办好学前教育,巩固提高3-5周岁儿童入园率,积极推进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二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努力建设1-2所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中等职业学校。完成莱芜技工学校升级和新校区建设任务,筹建莱芜高级技工学校,技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人。三是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加大市职业技术学院与有关大学联合办学力度,立足莱芜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建设钢铁深加工、新材料等独具特色的重点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完成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任务,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到2010年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0000人,努力把学院办成有特色、有活力、有影响的高职学院。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积极办好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认真组织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积极创造条件创办普通大学。四是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加快发展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实施“中小学名师工程”,统筹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六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以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三)加快发展文化卫生等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全面繁荣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实施名牌精品工程,努力创作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加强莱芜梆子及其它民俗文化的开发保护,引导其健康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好莱芜市冶铁博物馆、吴伯萧纪念馆和市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同时完成市、区两级图书、文化、艺术馆的升级达标。继续实施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实现长期通、户户通目标。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丰富全市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步伐。加强史志、党史整理编纂出版工作,增强史志为现实服务的能力。
大力推进卫生事业。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力争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市、区、乡、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做好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较“十五”期间平均下降5%以上。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婴儿死亡率降至10.07‰以下,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1.31/10万。加快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鼓励协作,构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层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中医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规范村卫生室的管理,推广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强化卫生全行业监管,加大卫生综合执法力度,搞好食品、药品卫生监督,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以群众体育为基础,以竞技体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体质。着眼于北京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搞好专业运动队建设,积极争取承办十一届全运会单项比赛和其它全国性竞技比赛。发挥传统优势项目,扶持弱势项目发展,增强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市体育中心以及体育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人均活动面积有较大增长。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地位不动摇,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突出抓好农村以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十一五”期间,全市人口出生率、出生婴儿性别比分别控制在12‰和107以内。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就业和康复水平。认真落实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
搞好人防、气象、地震等项工作。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强化城市重要目标综合防护,抓好市级人防指挥所和标准化人防工程建设。加快气象事业发展,重点完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决策指挥系统、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和地面气象观测网站的加密布设工程。加强重点区域地震小区划工作,全面提高地震、气象预测预报水平。建立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的应急机制,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四)扩大和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加快“两大基地”建设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认真落实好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培训补贴等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发公益型岗位,鼓励自主创业,重点解决好就业困难群体、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强化再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形成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力争“十一五”期间,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60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加大各种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加快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实个人帐户。建立完善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积极发展企业补充养老,努力做到所有城镇劳动者都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切实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做到应保尽保。到2010年,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7.55万人、11.8万人和15万人,覆盖面分别达到96%、98%和88.23%。
(五)加快生态市建设,营造环境友好型社会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一是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体系。构建绿色通道,高标准抓好博莱、莱新、莱明、泰莱、泰薛五条主干线、济青南线莱芜段、其他辅干线两侧以及牟汶河及其主要支流为重点的河道绿化,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2.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二是实施生态保护工程,防止区域生态恶化。建立嬴汶河、牟汶河源头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莱芜示范区”工程项目,形成良好的区域生态系统。以荒山、荒坡和沟壑整治为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雪野、茶业口、黄庄三个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加快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严厉打击各种乱采滥挖行为,对因采矿而破坏的山体和塌陷区进行生态环境恢复,确保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观。三是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积极申报人居环境范例奖。进一步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居水平。
以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提升环境质量。一是搞好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重点治理钢铁、煤炭、造纸、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完成牟汶河、赢汶河流域污染防治任务。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推进中水回用工程,实现污水资源化。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城市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到2010年,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在8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中水回用率达到30%以上。二是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突出抓好二氧化硫控制和粉尘治理,燃煤电厂要限期建设脱硫设施,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优先推广天然气替代燃油技术,2007年前全部实现出租客车“轿的”化。力争到2010年,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00天,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三是加强固体废物控制与管理。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和管理网络,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残留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四是加强对噪音、辐射污染的治理。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企业噪声监管,加快噪声达标区建设。认真执行辐射污染源申报登记管理制度,安全收贮放射性废源,建立辐射环境质量检测网络体系。五是扶持环保产业发展。认真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加快产品引进、研发和产业化步伐,促进环保设备制造、环保厕所、新型墙体材料、有机肥料等环保产业发展。六是强化政策引导和法制建设。加强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逐步提高工业废物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收费标准,加快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和环境税收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速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速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企业退出市场。
(六)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文明平安莱芜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市的统一,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协依法监督和政治协商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核心,以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努力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积极推进“文明莱芜”建设,着重抓好营造环境、文明养成、繁荣文化、奉献爱心等十大行动,弘扬和培育团结实干、奋发进取、争创一流的莱芜精神。加快推进“诚信莱芜”建设,尽快形成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大力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战略,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活动。切实搞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努力争创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
深入推进“平安莱芜”建设。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预防、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建立和完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工作预案,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全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等各种犯罪活动,保持长期平安的社会秩序。扎实做好信访工作,确保信访总量稳中有降,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突出抓好矿山安全、防火防爆和交通安全等重点工作,严防各类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建立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伤亡和损失。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六、实现规划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不放松,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积极探索和建立招商引资的长效机制。高度重视莱芜形象的设计、宣传和推介,叫响“绿色钢城”品牌,增强吸引力。抓好产业招商,围绕钢铁、新材料、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条上的项目,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创新节会招商,重点抓好中国(莱芜)钢铁博览会、房干生态旅游节、鲁中莱芜旅游推介会和黄庄桃花节等节会活动;强化专业招商和主体招商,搞好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区、乡镇、村自主招商的积极性;积极探索中介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推动招商引资逐步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高度重视落地项目的后续服务,严格执行政策,兑现服务承诺,协调解决问题,帮助做大做强,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产出效益。
突出省级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继续抓好山东莱芜经济开发区、山东莱芜工业园区、山东莱芜钢城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突出抓好各开发区的项目引进,提高入区项目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增强园区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努力实现从蓄势聚能向快速发展转变。同时,努力搞好泰钢工业园、银山工业园等其他园区建设,培植区域经济发展亮点,实现错位互补发展。
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强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搞好投资结构调整,在继续加强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加工制造业项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确保每年有30个左右的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推动重点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完善项目储备制度,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争取储备一批”的要求,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得到国家和省里的扶持,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
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平。积极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着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加出口效益。一是优化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发展壮大冶金铸造、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三大骨干出口产业,积极培植新材料、轻工、化工等新兴出口产品。到2010年,争取进出口总额过1亿美元的企业达到5家。二是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传统出口企业的技术改造,不断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鼓励开展深加工、精加工,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推进加工贸易集聚发展。三是加强出口品牌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开发出口品牌,在境外注册商标、申请专利,进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和产品准入认证,培育名牌出口商品。四是巩固和扩大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五是积极探索开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一是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着力引进大项目。充分利用山东莱芜经济开发区、山东莱芜工业园区、山东莱芜钢城经济开发区、泰钢工业园、银河台湾科技城等五大招商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力争“十一五”期间引进外来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0个,5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项目20个。二是努力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主攻日韩台,扩大香港和东南亚,突破欧美,积极推动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鼓励外资以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参与我市企业的改组、改造、建设和运营。三是合理引导外资投向,注重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品牌优势和集群效应,把利用外资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企业改革、促进技术进步结合起来,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环保等重点产业,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我市钢铁、纺织等优势出口企业到国(境)外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规避国际贸易壁垒,拓展发展空间。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重要资源产地进行战略投资,建立稳定可靠的海外资源生产保障基地,缓解资源约束。积极推动我市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带动技术、设备和人员走出去,境外投资企业达到10家。加快出国劳务基地建设,扩大境外劳务输出,力争到2010年,外派出国劳务达到2100人。
(三)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制定公共政策、完善公共服务、强化市场监管、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等作为政府职责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实现政府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阳光政府。
继续推进企业改革。积极推动国有(集体)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改革改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民营化。理顺职工劳动关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强化招商引资、靠大联强、破产重组等措施,继续搞好困难企业的解困盘活。积极开展资本运营,加大改制上市力度,扎实培育上市资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继续搞好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确立企业的投资自主权。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区别不同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放宽社会投资领域,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完善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和实施监管,逐步推行非公益性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重大项目稽核制和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完善政府投资后评估制度,建立严格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一是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要加强管理,规范精简;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要完善机制,放权搞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必须由政府举办之外的各类社会公益事业;经营开发类事业单位要加快改企转制步伐,促其走向市场。二是深化用人制度改革,除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外,全面推行法人负责制和人员聘任制,建立完善适合各类岗位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法人地位明确、单位自主运营、政府依法管理的新型管理体制。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活公众创业能力
放宽市场准入,提升民营经济规模和档次。全面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消除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行业和领域的建设,提高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投资规模大、税收贡献多、外向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好的五类民营企业优先发展,促进骨干企业迅速膨胀。力争“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0%,纳税额年均增长25%,到2010年全市民营经济占地区GDP、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均达到50%以上,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民营大户达到100家,其中500万元以上的15家,1000万元以上的5家。
建立“四大体系”,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一是融资担保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企业及行业协会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机制,联合出资建立股份制担保公司,逐步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融资难问题。二是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中心,搞好民营企业信用等级的综合评价,增强信用等级评定的综合性、权威性、实用性。三是人才培训体系。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加快实用性人才培训。四是行业协会体系。积极引导和扶持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各类专业协会发展,提高行业自律能力,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管理新格局。
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民营经济市场化进程。大力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组改造,积极鼓励民营企业放开产权,通过资本纽带进行联合,走大联合、大提高、大发展的路子,尽快做大做强。引导民营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
(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氛围
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中心,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以廉洁勤政、提高效率、执政为民、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规范机关管理行为,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积极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跟踪问效制。建立健全行政效能监督监察制度,切实解决机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以规范提高为重点,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和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产权交易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建立企业收费保护制度,从源头上把住乱收费的关口。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厉打击各类制假、贩假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以强化发展意识为中心,努力营造团结奋进的人文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招商引资”的理念,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大力培育全民创业意识,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自立自强、敢冒风险、善于突破、志在必得的开拓创新精神,充分释放出潜在的创业热情。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突出抓好党政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个重点,建设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培训机构作用,采取出国、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和进高校培训的方式,加强党政管理人员和公务员队伍培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组织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各类高层次研修班、培训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搞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各类人才为我市服务。进一步优化人才智力引进政策,努力做到门槛最低、限制最少、政策最优和进出最方便;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力引进和聚集我市急需的各类人才,吸引拥有自主产权的专利发明者和高科技人才来莱芜发展;加强与国外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多渠道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
优化人才环境,建立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建立人才激励、竞争和淘汰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发展市级人才市场,建立人才信息库,搞好人才储备。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扩大推荐选拔范围。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搞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各类人才。
(七)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确保“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
通过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总体规划。高度重视专项规划对总体规划的支撑作用,全力抓好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确保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有效衔接。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对总体规划中方向性、战略性、政策性的内容予以具体细化,在专项规划中充分体现和重点落实。在制定和执行年度计划中,强化对总体规划的阶段性分解落实功能,按年度分解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增强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可操控性。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全面实行规划实施的目标责任制,把规划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和任务指标逐一分解到具体职能部门,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强化人大、政协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听取有关部门关于规划落实情况的汇报。市规划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强化对宏观调控目标的监督预警,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建立完善规划的信息反馈和评估修订机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主管部门要建立畅通的信息收集反馈渠道,收集整理意见建议,搞好归纳分析,为规划的实施和修订提供资料。要建立完善规划的评估修订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好规划的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和形势变化,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
加快莱芜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全市人民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埋头苦干,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