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1-06-01

莱芜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莱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高新区管委会,雪野旅游区管委会,市直各企事业单位:
《莱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实施。
《纲要》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市“十一五”时期的工作,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反映了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党员和组织全市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各级各部门要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纲要》精神,切实抓好《纲要》的贯彻落实,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莱芜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莱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环境分析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规划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46.3亿元,年均增长14.2%;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5.3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2.1亿元,年均增长17.5%。
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区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板块”聚集了全市80%以上的经济总量,规划建设了雪野旅游区、莱城工业区、钢城经济开发区和农高区等四个省级园区,拓展了高新区的发展区域。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1:60.4:32.5,第三产业比重比2005年高4.8个百分点。农业实现增加值38.6亿元,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22家,比2005年增加335家;增加值达到373.4亿元,年均增长16.3%;实现利税91.5亿元,是2005年的1.9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化比重达到22.5%,比2005年提高15.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年均 15.9%,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和全国航空运动会,打造了“航空运动之城”城市新名片。全民创业深入推进,私营企业超过1万家,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4%,比2005年提高13.2个百分点。
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改革开创新局面。2008年,我市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编制完成《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全面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988元和8311元,是2005年的1.9倍和1.8倍。“两股两建”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改造完成5.8亩,56个村进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成立各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96家,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超过8000亩。“两新工程”进展顺利,建设农村社区住房1.5万户,城镇化率达到51.7%。全市村村通电话、通油路、通客车基本实现,通自来水率达到92%,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探索了“飞地经济”带动、产业化带动、园区带动等镇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全市镇(街道)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2亿元,年均增长36%,其中三个镇(街道)过亿元。
投资拉动能力明显增强,对外开放迈出心步伐。“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9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建设了莱钢宽厚板、泰钢不锈钢、汇源工业园、莱芜电厂2×33万千瓦机组等一批打项目。招商引资五年累计完成480亿元左右,累计利用外资5.7亿美元。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98.6亿美元,其中出口51.8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3.8倍和3.2倍。泰丰集团在香港成功上市,实现了地方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新提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完成了青草河旧城改造等一批城市环境治理项目,在“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了“五连冠”。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济青高速南线全线贯通,打通了长勺路、凤凰路、莱城大道、莱钢大道等主干道路,公路总里程比2005年增加412.8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40公里,比2005年增加43.14公里。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关停了16台共计58.25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建立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新机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8%和10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1%,比2005年提高7.1个百分点;生态建设与保护取得新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33.9%。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展现新面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逐步形成,累计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98项。“十大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市覆盖,50.4万适龄农民拥有了养老保障;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将86.3万农民和13.5万没有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纳入医疗保障范围;率先开展大规模就业创业免费培训,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0.7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3.3万人;提前一年解决了7117户城镇住房困难户和农村低保户的住房保障问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居全省前列。医药卫生体质改革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19家镇卫生院全部与城市医院建立托管、合作关系,千人拥有病床床位3.9张。先后建成了城市规划馆、博物馆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现代廉政剧《儿行千里》实现了艺术创作的历史性突破。22届省运会金牌列全省第十位,十六届亚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以内。圆满完成对口支援四川震区灾后重建任务。妇女儿童、广播电视、人防、气象、地震、档案、史志、精神文明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较大发展。
(二)经验和做法
——坚持改革创新,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善于用改革的思路研究问题,用市场的理念解决问题,用“透视、俯视、环视”的眼光审视莱芜,大力发展“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创优争先”活动,探索形成了统筹城乡一体化、打造“航空运动之城”、构建“三大产业板块”和“一线连四区”等发展新路径。
——坚持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和人文优势,正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抓好工业“二次创业”,重点突破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扩大开放,拓展经济开发空间。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打开市门,广借外力,建立招商引资长效机制;积极接轨济南,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大力发展外经外贸,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执政为民,更加关注社会民生。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了以货币直补为主要特点的住房保障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转变作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围绕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实施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开展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建立承诺评价、干部问责等制度,打造阳光高效政务环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仍需进一步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1.4%,膨胀经济总量、提高人均占有水平仍是首要任务。二是经济结构不优,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占比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0.4和4.1个百分点。钢铁产业的贡献在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约为40%和60%,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繁重。三是资源环境制约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进一步增强。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亿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1倍和3.5倍,土地、水等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制约成为影响我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压力感和使命感,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增创莱芜发展新优势。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分析
(一)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全球进入技术创造密集、资源能源合作、产业调整振兴时代。围绕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外需下降、气候变化、金融安全等问题,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对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带来新的压力和考验。
(二)从国内环境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主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导趋势。全省按照“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逼人,区域竞争与合作格局加快调整,产业梯度转移趋势更加明显。
(三)从我市发展看。“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全面发展期。市委、市政府做出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展“三创”活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战略决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进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调节发展新阶段。二是经济转型期。我市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资源环境约束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以最终需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导向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三是城乡一体化深化期。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工作机制和政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联系明显增强,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开始放缓。“十二五”时期,城乡二元结构将基本打破,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四是集聚发展加速器。“三大产业板块”、“四个功能区”搭建起我市发展的新框架。“十二五”时期,通过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促进各项生产要素向重点发展区域和城镇集聚,将带动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五是社会建设提升期。城乡、就业、收入分配等社会结构深度调整,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统筹城乡建设,提升服务供给,完善社会管理,讲有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加快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更加注重加大投入和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显著提高全市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人民富裕程度。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把工业作为规模膨胀的主要着力点,大力扶优促强,上大项目,抓大投入,实现速度与效益同步提升。
2、坚持优化结构,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3、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4、坚持改革开放,健全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入、培植新的增长点、提升发展水平的根本措施,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5、坚持民生优先,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6、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战略目标
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经济总量快速膨胀,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加协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0亿元,年均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三大产业结构为5:60:35;非钢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超过30%。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2亿元,年均增长15%,力争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700亿元,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2亿美元,年均增长10%,其中出口16亿美元,年均增长10%。
表1:“十二五”主要经济指标与“十一五”比较表

 

主要指标
“十一五”
规划速度
“十一五”
实际速度
“十二五”
规划速度
“十而五”
目标值
地区生产总值
12%
14.2%
13.1%
1000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
15%
19.4%
15%
72亿元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15%
21.7%
18%
累计27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
17.5%
16%
380亿元

 

 
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加快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建设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功能,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施。万元GDP能耗明显降低,污染排放量等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省要求。
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建设“三大产业板块”、“四个功能区”和农高区,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区;初步搭建起“一主两副一区”发展新格局。全面完成“两新工程”建设任务,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3%。加快以“两股两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有条件的村全部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改造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
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600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元,年均增长14%。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5%以上,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5%。
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全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2015年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5%,千人拥有病床床位3.98张,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9平方米,全市在人口控制在131.6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
第三章        重点区域带动战略
深化“全域莱芜”的理念,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定位,提升发展水平,搭建“一主两副一区”发展新格局(“一主”即莱城为主城区,“两副”即钢城和北部新城为两个副城区,“一区”即雪野旅游区);按照“三大产业板块”的发展框架,强化“四个功能区”和农高区建设,打造产业培育、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形成布局合理、带动有力的区域发展新框架,实现由钢铁工业城市向综合中心城市的转变。
加快开发雪野旅游区。以打造国家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举全市之力加快雪野旅游区开发建设,实施“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战略,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旅游区建设成为资源集聚、加快发展的新平台,扩大影响、提升形象的新窗口,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引擎。到2015年,雪野旅游区完成投资150亿元,游客接待量达到300万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一是发展航空运动。以航空科技体育公园为龙头,抓住国家逐步开放低空空域的机遇,积极争取低空空域飞行试点,办好航空竞技、航模表演等比赛活动,开展飞行体验、飞行培训等运动项目;规划建设航空博物馆、航空体育用品展览馆、航空运动体验乐园、航空运动学校等设施,举办航空产业高层论坛等活动,积极引进航空体育产品研发、展销等项目,真正把航空体育运动产业做大做强,打造“航空运动之城”。二是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根据旅游区功能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南北两个出入口改造、环湖景观走廊和配套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推进恒大北岸特色旅游小镇、山东高速雪野旅游度假区、游艇俱乐部、莱钢旅游度假区、文昌文化园等大项目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联系合作,引建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内涵丰富的功能性项目,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旅游投资公司、旅行社、演艺公司等;鼓励有实力的一批企业开发旅游资源;积极举办会议展览、美食养生等主题活动,承办国内各类大型赛事,力争周周有赛事、有活动、有看点,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以雪野旅游区为核心,进一步整合北部山区旅游资源,建设环北旅游路,加快北部旅游板块建设。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以高起点规划为引领,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植战略性新产业。支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促进规模扩张、层次提升;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科技含量和产业层次高、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建设创业中心,真正成为加速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的示范区;加强园区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园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力和承载力,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加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重点产业实现突破,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改革开放先行区。到2015年,高新区GDP、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地方财政收入人均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
加快建设北部新城。以建设全市北部的中心城市为目标,高标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提升建设档次和品位。发挥济青高速贯穿其中的优势,抓住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机遇,依托铁路站场建设,谋划建设汽车换乘中心,打造全市交通枢纽;规划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区,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增强集聚人口能力;以莱城区工业区为核心,加快载体建设,明确功能定位,科学布局工业项目,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等先进制造业和商贸物流、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历史古镇的文化和商业传统优势,努力发展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商贸旅游繁荣、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城区。
加快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建设国内一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交易基地和研发中心为目标,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发展、一体化运营,抓好国家级姜蒜基地及加工出口、现代食用菌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打造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区;积极引进高校科研单位和科研含量高的企业,建设国家种质莱芜生姜圃,做好种质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发挥农业高新技术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打造极具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的先行区;探索推进土地流转新模式,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农业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核心,带动周边镇(街道)扩大姜蒜种植面积,发展储藏、运输等物流业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中西部姜蒜加工储运板块建设。
加快发展钢城区经济开发区。以建设全国知名的钢铁生产及深加工基地、现代钢铁物流基地和新材料生产基地为目标,通过引进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善产品结构等手段,膨胀钢铁深加工规模和水平;吸引知名大企业设立网点,发展钢铁物流业;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建设全省钢铁物流信息中心;依托莱钢粉末冶金等新材料骨干企业,创建优质粉末冶金生产基地;支持钢铁循环经济项目,对余热、余能、余气资源及固体废弃物进行再加工,加快发展化工、建材等产业,打造集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产品展示、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钢铁加工物流基地。以钢城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引导周边镇(街道)发展配套产业,加快南部钢铁物流板块建设。
加快发展镇域经济。落实完善乡镇财政发展奖励、乡镇干部考核奖惩等扶持政策,促进各镇(街道)竞相发展。发挥各区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直接领导者、各镇作为发展主体的作用,理顺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区、镇、村三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各镇(街道)继续探索园区带动、产业化带动、大企业带动、旅游带动、“飞抵经济”带动等路子,培植一批钢铁加工物流、特色农产品加工运销、生态旅游开发等专业镇、专业村和特色产业聚集区。到2015年,全市所有镇(街道)地方财政收入过2000万,其中5个过亿元。
第四章  产业发展
一、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
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已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机械,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到2015年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80万亩,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2家以上。
蔬菜产业。立足“中国生姜之乡”品牌优势,以农高区为核心,建设生姜工程技术中心,加快生姜抗病育种和新品种开发,研发精深加工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质量安全体系,大力发展有机、绿色生姜基地;积极引进精深加工项目,扶持一批生姜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进行ISO、GAP、HACCP等国际标准认证;搭建快捷高效的信息交流和产品交易网络,打造中国生姜集散交易中心。以中西部姜蒜加工储运板块为载体,创建优质姜蒜生产基地。发展精细菜生产基地和工厂化适用于菌生产企业。以脱水蔬菜、速冻蔬菜、保鲜蔬菜、调理食品等产品为重点,扩大出口蔬菜生产加工规模,提高产业附加值。完善土地依法流转制度,促进土地向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集中。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社会化组织程度。到2015年,蔬菜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标准化基地面积占80%以上。
畜牧业。加快莱芜猪繁育基地、生产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开发特色和高端产品,提升产业化水平,打造优质品牌,做强莱芜猪产业,年生产加工商品莱芜猪10万头;通过建设生产基地、研发生产技术规程、开展无公害有机畜产品品牌认证,做打黑山羊、黑鸡、花脸长毛兔等特色畜禽产业,创建鲁中特色品牌畜禽生产基地;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禽。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达到26.5亿元,畜禽良种生产能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标准化生态养殖比重达到85%。
林果业。做特色果品,发挥山区资源优势,扩大种植规模,建设花椒、蜜桃、核桃、樱桃规模化生产基地。扶持林果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发展,建设三个集采购、仓储、营销、商贸、信息交换为一体的大型经济产品交易市场,扩大冷藏加工、冷链物流、销售出口等业务规模,提升林果产业化水平。加强苗木花卉良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培育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建立生态景观、城市绿化、荒山绿化等苗木花卉繁殖和生产销售基地。到2015年,林果业产值达到15亿元,林果面积达到60万亩,果品总产值达到30万吨。
其他特色产业。发展“订单农业”,扩大黄烟种植面积,提高产品质量,黄烟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加强以白花丹参为重点的中药材新品种选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亩左右。调整渔业养殖结构,重点发展大鲵、翘嘴鲌、鳜鱼等名优产品,开展地理标志、产地标识认证。推广应用先进养殖技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发展集垂钓、游船、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渔业。到2015年,全市渔业养殖面积达到3.2万亩。
二、推进工业“二次创业”
以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把提高质量效益、增加财税收入作为重要取向和考核依据,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强化政策引导、技术职称、环境保障,提高科技和品牌贡献率,推进传统工业优化升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优化产业集聚环境,突出优势和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到2015年,钢铁生产及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实现产值突破2000亿元,利税突破210亿元,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
钢铁生产及深加工产业。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在稳定产能的同时,瞄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功能性钢材,逐步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精深加工产品,争取建设国家特种钢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挥莱钢、泰钢、九羊等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以银山工业园、钢城开发区、泰钢工业园、莱城工业区、九羊工业园等为载体,建设百里钢铁深加工产业集聚带。一是精品钢生产基地。以莱钢、泰钢、九羊等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精、新、特、优”为特色,以莱钢特钢、H型钢、宽厚板,泰钢不锈钢,九羊硅钢片等优特钢产品为支撑,着力打造具有强劲竞争力的板、带、材精品加工产业链。依托泰钢工业园,做大不锈钢深加工制造体系,研制多品种、多领域用不锈钢材料,大力发展为汽车制造、化工等行业配套的不锈钢制品,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不锈钢生产及深加工基地。二是专用钢材加工和基地。重点发展建筑用工字钢、电力铁塔用角钢、桥梁用槽钢、船用特种钢、多频焊管、冷轧薄板等专用钢材,逐步实现由粗、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拉长专用钢材加工产业链。三是大型锻件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大型船舶锻件、汽车传动轴、高速重载火车轴等产品,膨胀自由锻件、模锻件等各种材质的锻件生产规模,发展锻造机械产业链。到2015年,钢铁生产及深加工产业实现产值1200亿元,利税100亿元,钢产量保持在1800万吨左右,优特钢比重达到60%以上,钢铁深加工企业达到200家,加工能力800万吨以上。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并举,努力掌握核心技术,逐步实现由“制造”向“创造”转变。一是矿山设备。加快实施矿用车辆、原煤洗选成套设备、大型快速调车绞车等一批重点项目。坚持外引与内延并举,形成加压过滤机、矿用车辆、管缝式锚杆、矿用喷浆机等系列产品生产体系。二是冶金装备。重点开发各类高炉冷却设备、烧结设备、转炉设备、大型方圆连铸机、链篦机等成套设备,加快向重型成套设备研发与制造领域发展。三是智能装备。以智能车库和数控机床为重点,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打造国内最大的机械式智能停车库生产制造基地,数控机床制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四是塑料机械设备。以高新区为中心,加强企业间资本、技术协作,培植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到2015年,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00亿元,利税50亿元。
能源产业。以大容量发电机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新能源,稳定发展煤炭产业,提升电力输送能力,打造能源支柱产业,建设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继续加强与华能、华电集团的合作,推动建设华能莱芜电厂2×100万千瓦和3×100万千瓦发电机组、华电莱城电厂2×100万千瓦发电机组等火力发电机组,“十二五”期间新增发电装机规模超过800万千瓦。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开工建设5座220千伏、10座110千伏变电站,完成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500千伏莱芜电厂配套送出工程,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发展煤炭开发利用和配送产业,加快开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全市煤炭产量稳定在400万吨左右;以推进洁净煤炭技术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做好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建设配送能力3000万吨的煤炭储备基地。到2015年,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20亿元,利税15亿元。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优质产业转移,引导企业参与零部件全球化采购,实施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以汽车整车、专用车生产为龙头,以变速箱、车桥总成、轮胎等零部件生产为配套,尽快实现由零部件到部件、总成,由配套合作到整车生产的转变。加快哈飞轴齿生产线、转向驱动桥总成、10万辆整车及5万台发动机、年产5000台挂车等一批项目建设。围绕整车配套,推进关联企业加强合作。到2015年,力争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辆汽车零部件达到120万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突破100亿元,利税达到10亿元。
煤化工产业。坚持高端生态低碳循环理念,开发现代煤化工基数,构建煤化工生态产业链,走园区划、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路子。充分发挥莱钢、泰钢等企业焦化资源优势,开发应用煤焦油综合利用技术,重点实施重质馏分转化清洁燃料、系列高效减水剂、洗油精深加工等项目。整合炭黑生产资源,加快20万吨新工艺炭黑等项目建设。研究开发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推进染料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等产品的规模化、系列化生产。到2015年,煤化工业实现产值到达到5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突出绿色环保、质量安全,加快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做强产业链终端,推行品牌战略,拓展国内外细分市场。实施泰丰紧密纺改造、高档地毯生产等一批重点项目,着力打造集纺纱、织布、服装、家纺、无纺织造于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一是加快推纱线及面料的新型化、高档化。运用绿色纤维、功能性纤维及多种纤维的复合纺织、织造、印染等新工艺,开发各种新型纤维混纺纱线、专用纱线和中高档坯布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加快推进服装成衣及家纺得品牌化、集成化。加强设计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打造一批知名服装品牌,大力开发功能型、保健型、舒适型的家用纺织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到2015年,力争纺织服装产业年产值达到120亿元,利税15亿元。
食品加工产业。大力开发功能食品,提高食品加工效益。着力抓好汇源工业园建设,支持果品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以软饮料、罐头为代表的休闲食品加工产业。发挥我市姜蒜产业优势,开发生姜啤酒、姜蒜保健食品等产品。推进百威啤酒项目落地建设,加强酒类产品的开发、包装和推介,做大酿造产业。加快六和、得利斯等企业发展,做大肉制品加工产业。提高油料生产工艺水平,提高品牌知名度。到2015年,食品加工产业实现产值突破100亿元,利税15亿元。
线缆线材产业。引导企业集合发扎,以特种线缆为重点,提供个性化制造,形成多规格、宽领域、特色鲜明、有较强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以和庄、莱城工业区等线缆线材集聚区位载体,加强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相互配套,促进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推进防结冰高压高温碳纤维电缆、计算机屏蔽电缆、风力发电机专用同向绞合高压电缆等一批项目建设,提升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和通信电缆(光缆)等产品的比重。到2015年,线缆线材产业实现产值35亿元,利税3.6亿元。
三、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优势,科学判断未来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支持和引导现在龙头企业强化核心关键技术开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地向产业链条高端方向发展。着力引进战略型新兴产业项目,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扩大产业规模。重点扶持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生物及医药、航空运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支柱。到2015年,力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0%以上;培育龙头企业30家,砌砖产值过50亿元的1家。
新材料产业。立足产业基础优势,突破资源发展瓶颈,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重大工程为抓手,重点发展具有前瞻性、导向性的高端新材料。发挥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全省“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的优势,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意识粉末冶金。全面提升粉末冶金产业的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以稳压成型钢粉、高性能合金钢粉等材料为重点,形成年产钢铁粉末20万吨的能力,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全力推进低合金高密度粉末冶金制品等项目建设,研发新成型技术,加快上海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建设,年产粉末制品10万吨。二是特种纤维。不断扩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规模,支持酚醛纤维及制品项目建设,各自形成年产5000吨的能力。三是建筑新材料。加强与中国建材集团及知名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发展节土、节能、环保、多功能墙体材料。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3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紧跟国际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前沿,坚持软件开发和硬件制造并重,培植发展微电子技术、系统应用和集成电路产业。以雪野生态软件园为依托,培育软件研发、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产业。以台湾科技产业园为依托,强化与台湾电子信息企业的合作,培植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开发新型超薄电子材料,挠性覆铜箔、电子PI膜生产能力分别达到4000万平方米和1000吨。扩大机车空调、变频控制模块、SOC芯片和高性能纯数字单片机芯片等产品生产规模,形成年产5万台空调器、800万只变频控制模块和60万片继承芯片能力。开发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光效大功率长寿命LED显示屏、灯具等产品,形成年产3000万只LED和6万套LED路灯的能力。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110亿元。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抽水蓄能、生物质能等清洁优质能源,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境改善。一是新能源开发及装备。完善太阳能利用产业链,建设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力争光伏发点达到2250KW,太阳能光能利用达到10万平方米。抓好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开发山区风力资源,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万KW。推进百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建设。不断扩大农村沼气利用规模,5年新发展户用沼气1.5万户,大型沼气工程5处。二是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鼓励钢铁、电力等大型企业新建扩建余热发电、脱硫脱碳、氮氧化物控制等项目。支持有关企业做好低速短程电动车试点工作,抓好年产30万台电动车项目,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加快供热计量节能系统、环保厕所、废旧轮胎高附加值综合开发利用、生物可降解餐具项目建设。积极发展以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成套处理设备、环境检测仪器等为重点的环保机械设备。到2015年,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产值120亿元。
生物及医药产业。立足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抓住全球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研发、药材GAP种植、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等产业,努力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打造百亿医药产业。一是医疗保健制品。依托丰富的姜、蒜、花椒、丹参、文冠果等资源,研究开发保健食品食用油、化妆品及医用药剂等精深加工产品,形成年产椒目仁食用油1000吨、生物多肽酶20吨的能力。积极开展纤维蛋白贴等医药用品研发,形成年产纤维蛋白贴70万片的能力。二是现代中药。加快中药标准提取物、中成药制剂和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走中药现代化之路,积极开发中药品种,不断提高中药提取、提纯水平。三是医疗器械。重点支持钴铬合金药物涂层支架、可降解聚合物直接、医用钛合金人工关节等产品开发,做好国际认证做,开拓国际市场,建成国内知名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到2015年,生物及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
航空器材装备产业。抓住国家积极发展航空航天工业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扩大与国内外通用航空业的交流与合作,以航空运动产品生产和辅助装备制造为重点,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发展科技研发、航空新材料、航空器制造、零部件加工和改装维修等产业,使航空器材装备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的。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项目为基础,积极开发特种伞绳、装甲护板等产品,拓展在航空航天、军工防护及运动器材等领域的应用;高标准建设国际航空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各种方式引进航空器材装备生产商,带动航空器材装备生产项目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航空器材装备产业。
四、实现服务业发展新跨越
实施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服务业“三大载体”建设,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争取5家企业成为全省服务业百强企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站GDP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投资年均增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以雪野旅游区为龙头的旅游业。坚定不移地把雪野旅游区作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与建设“航空运动之城”相结合,着力打造“浪漫雪野”品牌,建设成为富有区域竞争力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挥山水生态资源优势,以雪野旅游区位重点,加快莲花山、大舟山等其它景区建设,构建对外直通省内主要旅游城市、对内覆盖主要旅游景点的交通服务网络,发展特色化、多样化的生态旅游产业。挖掘生态农业优势,支持休闲农业区、农业科普园、生态林业等农业休闲项目建设,拓展农业的旅游、文化功能。挖掘特色工业资源优势,依托莱钢H型生产线和会员公司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推出更多的精品工业旅游景点,促进工业旅游发展。挖掘莱芜悠久历史及革命老区的人文资源优势,依托莱芜战役纪念馆、齐长城等,推动红色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发展。以五星级酒店建设为突破口,建成一批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高档宾馆和餐饮企业,提高全市旅游接待水平。2015年,全市国家4A级景区达到5家,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年旅游者收入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13%。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地处鲁中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承接省会配套服务功能转移,建设以钢铁和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大宗商品区域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积极推动生产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突出抓好齐鲁钢铁物流园、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等一批现代化物流园区项目,开发推广LLIP配货信息通等物流新技术,提升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到2015年,培育发展大型商贸物流园区6-7处,年经营额超过50亿元的5处。二是金融保险业。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健全完善服务网络,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努力形成以银行、保险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为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良好局面。积极争取国内外优质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推动莱商银行加快发展,支持在市外设立分支机构,争取成为全国性的品牌银行。深化农信社股份制改革,推进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发展。强化对银行业的监管,防范银行业风险。有选择性地引进有竞争力的保险公司,加快保险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到2015年,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达到10-15家,注册资本超过10亿元;新增商业银行2家,村镇银行4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200亿元和1000亿元以上,保险业务收入突破20亿元。三是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营销服务、研发设计、科技信息、节能环保、财务法律、人力资源开发等行业,为工业企业生产提供专业化的便捷服务。扶持担保、监理、公正、评估、审计、拍卖、典当等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服务功能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四是会展业。以雪野旅游区旅游区、莱芜会展中心、体育馆、“五馆一院”为主要载体,节会搭台、经济唱戏,集中办好航空节、钢铁博览会、生姜博览会、青春时尚展等大型展会活动,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会展业,提升会展服务水平。五是农村生产服务业。围绕农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保险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一是商贸流通业。按照科学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市场容量、消费倾向和交通状况,合理布点商业街区、大型商场超市、专业批发市场,抓好清水商业街、名嘉购物广场等高档商贸设施项目,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汽车贸易市场钢城机电建材城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形成多层次的市场格局。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住宿餐饮企业,大力发展莱芜地方特色名吃,扩大规模、提升层次、打造品牌。引进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升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建立健全现代流通体系。认真落实国家、省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开辟休闲旅游、教育培训等新的消费领域,搞好“万村千乡”和“农超对接”工程,推动城乡消费结构优化升级。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流通企业5家,过亿元的10家。二是房地产业。围绕建设精品城市,加大招商力度,借助外力建设不同档次、不同风格、满足不同需求的商品住房。抓好清水湾、上鼎绿城等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培育3-5家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大型房地产和建筑企业,鼓励“走出去”,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打造行业品牌。三是社区服务业。围绕“两新工程”建设,规划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社区服务网络。鼓励支持维修服务、环卫保洁、保安服务、医疗保健、托幼服务、心理咨询等新型社区服务业态发展。四是养老服务业。认真落实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加快建立完善老年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居住养老、医疗保健、疗养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全方位的服务。
第五章         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
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促进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城乡就业形势稳定。落实就业培训、税费减免、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着力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解决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体得就业问题。“十二五”期间,力争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动态消零。
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力争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着重拓宽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孩子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劳动报酬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继续落实中央、省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多途径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力争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逐步提高社会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实现医疗、事业、工伤保险市场级统筹,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适时适当提高补助水平。建立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大力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逐步解决城市中等偏下及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保障农村住房安全;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逐步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就业和康复水平。
二、繁荣发展社会事业
提高教育水平。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规范化学校创建等“九大工程”,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一是强化基础教育。引导农村中小学向新城镇、新社区集中,抓好城内中小学新建和改扩建工作,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力争新创省级规范化学校15所,基本完成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公办和集体办幼儿园数占比达到80%;初中、小学入学率及巩固率均保持100%。二是办好职业教育。提高市高级技工学校办学质量,加强成教阵地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完成农民使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次,力争新增劳动受教育水平达到12年以上。三是提升高等教育。提高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建校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努力把学校办成有特色、有活力、有影响力的山东省一流高职学院。积极推进联合办学,培植、引进、建设本科院校。到2015年,争取与4-5所国内外高效合作办学,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1.5万人。四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到2015年,所有学校建立校园网络,中学和规模较大的小学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
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以人为本和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原则,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完成“五馆一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改造提升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普及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基层延伸。二是精品文化培育工程。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做好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的文章,创作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艺术水准、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展现莱芜文化魅力。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实施文化保护工作“五纳入”,加强齐长城、嬴城遗址、牟城遗址、小北冶冶铁遗址、莱芜战役指挥所、汪洋台等主要文化遗产和历史革命遗迹的保护。推进莱芜梆子、莱芜锡雕、长勺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做好档案、史志等工作。四是文化产业壮大工程。进一步整合莱芜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吐丝口古镇,加快雪野文化创意基地、九羊文化产业园、颜庄镇民俗仿古一条街、山东影视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大力支持传统工艺、演艺娱乐、影视制作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扶持文化市场主体。到2015年,初步形成产业发达、布局合理、市场繁荣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5%。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规划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发展高层次的特色民营医院,继续完善“托管”、“合作”等城乡卫生机构发展新模式,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建设设施配套的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增强中医医药和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染病救治体系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服务体系。到2015年,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2.18人。
增强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管理服务,提高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农村、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十二五”期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值以内。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十二五”发展规划,全面落实男绿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好妇女儿童活动场所特别是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发展体育事业。办好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做好航空运动专业化与社会化、大众化结合的文章,发展和引进航空运动体育组织,广泛开展群众性航空体育运动。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抓好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以备战23届省运会为动力,抓好项目布局和运动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竞技体育总体实力。
第六章  生态文明
一、节能减排
严把源头控制管。继续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必须满足的土地、环保、节能等“八项必要条件”,严禁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认真贯彻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调控政策,促使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弃物排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实现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循环经济的互动发展。提高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等工业废渣和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推进废金属等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及管理体系建设。到2015年,工业“三废”回收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措施到位,一级抓一级,一级考一级”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强化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跟踪、知道和监管。加强城乡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和全过程与全社会环境管理体系。
二、污染治理
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污染防范与产业结构调整、污水资源化、流域生态恢复与保护并举的综合治理策略。全面推进排污许可制度,将总量分解落实到污染源,实施持证排污。加大工业水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标准,降低污染物产生强度、排放强度。鼓励推广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实现园区内工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
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加强对钢铁、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排放监管,重点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污染。巩固电力行业及安排成果,强化燃煤电厂脱硫、减碳、除尘设施升级改造与运行管理;水泥厂、工业锅炉推广安装高效除尘设施,推行低氮燃烧技术或烟气脱销示范工程建设;稳步实施以沼气、太阳能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化。到2015年,城市全年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10天。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努力实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检测制度,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开展农村污染土壤修复试点,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完善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和处置设施,对危险废物的收集、储运和处理运行全过程管理。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大于90%。
三、生态建设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存量,全市耕地保持在102万亩以上。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建设“两新工程”,引导产业和人口集中,优化土地利用模式,挖掘土地潜力。落实和完善国家行业用地标准,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密集,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逐步构建以矿权管理为核心、符合我市特点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
建设宜居生态环境。通过实施水系造林绿化、水土保持、破损山体治理等“六大工程”,构筑起完善的水系生态保护体系,到2015年,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0%。以定额用水为重点强化工业节水,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34立方米,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3。制定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管理能力建设,确保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积极开发空中水资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施荒山绿化、山丘地绿化、平原绿化等工程,完成造林补植面积25万亩。到2015年,全市林木蓄积量达到1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5.5%。
第七章  基础建设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建设新一代宽带网络系统,提高网络覆盖率,城域网、驻地网覆盖所有小区;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传播业,开展各种多媒体服务业务;继续提高农村地区的电话、电视普及率,到2015年,注册上网用户达到20万户,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各80万户左右。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医疗等信息综合应用;加快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强基础信息库建设,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到2015年,全市形成统一平台下的电子政务系统,所有企业建立独立互联网站。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增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按照布局优化、通道顺畅、效能提高的原则,编制完成全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功能完成的铁路、公路、轨道、航空一体的交通设施,实现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为主体,以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为补充的对外无缝连接。铁路,紧紧抓住“十二五”时期国家建设快速铁路网的重大机遇,完成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莱芜段工程;抓住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的机遇,规划建设莱芜到济南城际轨道交通,适时推动建设莱芜至泰安、淄博、临沂的城际轨道交通;抓住辛泰、磁莱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机遇,优化城区铁路线网、站场布局。公路,启动一批国家、省公路干线建设项目,优化升级市内道路,搭建起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协调发展、街道配套的“六纵六横一环”立体路网架构。加快建设青兰高速莱芜段和京沪高速莱芜段扩容改造项目,规划建设莱城绕城高速,高标准在建设中心城与各乡镇之间的公路交通,村村通公路达到四级公路以上标准,五年改造县道290公里。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市内快速公交系统,完成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任务,配套建设客运综合换乘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2000个左右的各类站点,最大限度方便市民出行;结合山西中南铁路通道及轨道交通客运站建设,规划建设莱芜新汽车站,实现铁路、公交客运零换乘。建立综合交通信息网络,切实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逐步实现城乡交通网络化、城乡客运公交化、交通物流现代化、交通管理信息化目标。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新建金水河水库,扩建岭东水库,建设牟汶河拦河闸二期工程;实施牟汶河、通天河、瀛汶河等5条骨干河道的综合治理;建立覆盖全市的水文资源监测站网设施;抓好乔店、雪野、大冶水库等6座大中型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构建“精细高效”的农业灌排系统;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生态小流域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完成牟汶河拦河闸向莱芜电厂给水等区域调水工程。到2015年,基本形成“南北贯通、东西互济、蓄引结合、库河相联、城乡一体”的莱芜水网体系。
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网络,到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完善供水管网建设,城市管网漏失率控制在15%以内,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和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力争实现城镇和集中居住区污水集中处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加快城市配电网建设,推进电缆下地和配电网自动化升级改造,力争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0%。加快供气工程建设,城镇燃气普及率达99%,天然气气化率达到80%。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完成莲河公园、植物园、滨河公园等工程,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
第八章  改革开放
一、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新突破
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立足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这一高位平台,紧紧围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化并进”,以统筹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为总体目标,以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等“三个集中”为根本途径,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率先在全省形成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的新格局,为全省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积极推进“两股两建”。把“两股两建”作为盘活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在完成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由条件的村全部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土地承办经营权股权化改造任务,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明晰化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化、有偿化。采取典型引路、政策激励等多种措施,大力推进农业合作社、股份公司、专业协会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经营方式转变,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00家以上。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村庄改造等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流转制度。
健全完善“四个体系”。加快推进机制创新,完善领导保障、规划政策、目标考核、监测评价“四个体系”。继续实施统筹协调、分线推进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各项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引导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调度督查和考核奖惩力度,继续采取现场观摩会、工作创新奖等有效手段,推进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科学确定监测评价指标,检验各级各部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效果,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和着力点。
二、深化各项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国家、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结合莱芜实际,优化组织结构,调整利益格局,力争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有新突破。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定位,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改革方向,转变政府职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劳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增强政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共安全、实现公平正义的能力和水平。发挥颜庄镇作为全省小城镇改革试点镇的优势,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为全市乃至全省镇级经济体制改革创出经验和路子。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顺财政收入分配关系,完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适时建立转方式调结构、重点项目等专项扶持资金,探索运转新机制。提高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扩大对社会事业、民生工程、自主创新、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投入,重点向城乡低收入者、困难群体倾斜。完善税收征管体制,规范非税收管理,放大财税制度的引导调节效应,依法对促进科技进步、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点行业给予税收优惠、返还等政策支持。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多元化投资和多渠道融资,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投融资环境。按照“谁投资、谁决定、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扩大企业投资自主权。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加强重大统招包工程规范化管理,实施严格的项目建设监管、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支持民间资本参与与发展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等领域,到2015年,市场自主投资占全社会投资80%以上。以高资本运作能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积极引进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中介公司各1-2家;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建立上市后备资源库,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指导,坚持境内上市与境外上市并举,鼓励企业采用买壳、借壳、吸收合并等形式上市融资,力争2015年上市企业达到5家以上。
三、扩大对外开放
推进区域合作。抓住规划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大机遇,发挥我市区位、交通和特色产业优势,以产业接轨为重点,以服务接轨为保障,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惠共赢。产业接轨,主动承接产业辐射,发展配套产业,加强企业合作,建设省会城市机械制造业配套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度假“后花园”。服务接轨,加强区域网络互动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省会城市金融资源,积极推介我市企业、项目,吸引各类资金来我市投资;借助济南科教资源优势,加强校际交流合作,联合建立各类研发机构,提升我市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同时,主动对接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航和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区域经济融合联动发展。
提高外经外贸质量效益。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扩大钢铁、纺织服装、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着力提高机电、高新技术等产品出口比重,2015年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电产业、以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比重分别达到10%。加快培育外贸市场主体,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办理进出口经营资质,提高企业开拓市场能力。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把利用外资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到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6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进出口过亿元企业达到5家,过千万美元企业达到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其中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超过200家。
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境外投资政策环境研究评估,完善投资和贸易策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快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建设。鼓励钢铁、纺织、农产品等优势企业建立境外资源基地和原材料供应基地、开展跨国并购、设立营销网络等,缓解资源能源瓶颈制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境外承包工程,带动技术、设备、人员走出去。建立出国劳务管理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加大招商力度。把扩大投入、培植新的增长点、提升发展水平的根本措施,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继续坚持“三个不变”,即“一把手”抓招商引资的责任不变,严格考核奖惩的办法不变,表彰激励招商功臣的政策不变,进一步加强招商机构和招商队伍建设,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全市招商引资额每年增长25%。
突出招商重点。由考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招商向靠综合环境优势招商转变,由全民招商向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企业招商转变,由主要引进资金向引资金、引项目、引人才、引技术、引管理并举转变。紧盯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和结构调整重点,围绕钢铁深加工、汽车配件、新材料、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研究分析产业动态,确定重点招商领域。境外以日韩、港台第五为重点,境内以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瞄准世界500强、“中字号”大企业、民营强企、“大院大所”,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大项目、好项目。
优化招商环境。加快招商引资载体建设,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对外来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能力。实施行政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对外”,推进“项目服务责任制”、“外商绿卡制”,为项目落地、建设、投产提供“一条龙”优质高效服务,高度重视落地项目的后续服务,严格执行政策,兑现服务承诺,协调解决问题,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第九章 支撑保障
强化投资带动能力。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政府投资导向,引导社会资金、银行贷款重点建设投向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重点实施“千亿投资工程”,包括莱钢特钢系统升级改造、泰钢不锈钢深加工等13个钢铁深加工产业项目,总投资178亿元;莱芜电厂、莱芜电厂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等6个能源产业项目,总投资385亿元;上海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爱地高分子特种纤维等11个新材料产业项目,总投资48亿元;汇和高创节能电子仪表、朗进变频空调等6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总投资32亿元;北岸特色小镇、航空体育公园等15个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莱芜段、青兰高速莱芜段等5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46亿元。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增加信贷资金投入,扩大民间投资规模。
扎实推进全民创业。深入开展“三创”活动,坚持把全民创业作为事关长远发展、提升发展水平的重大战略,努力促进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企业创大业。降低创业门槛,开展企业培训,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支持建立创业基金;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规范政务公开、行政许可、行政收费、民主评议等制度,优化创业发展环境;使我市成为创业门槛最低、收费项目最少、审批时间最短、服务效率最高的城市。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的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形成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到2015年,民营经济整体素质全面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税收占25%以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实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推进我市百家企业与中国工程院、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省级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3家,抓好100家规模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建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院士工作站。以争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为契机,加快创新新型城市建设。到2015年,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0家,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1家,过50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13家;“十二五”期间,专利授权总来那个及发明专利申请量比前五年增长30%以上。
  高度重视人力资本开发。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实施人才“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建设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在土地、资金等方面制定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优化人才创业环境,改善人才生活环境。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平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拓展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渠道,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扶持建立10个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设立海外引才工作联络站,努力引进一批对产业发展大推动作用、能够带来重大经济社会孝义的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配置、投入、管理机制,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质量达到5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达到5800人;每年培养高技能人才2000人。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落实企业生产主体责任,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到0.16以内。组织实施“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市规划,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深入推进“平安莱芜”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能力创建“全省最安全城市”。加强改善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积极预防和化解群体性突发事件。创新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全方位推进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气象、地震、防洪、防火等防灾抗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预警、应急管理、社会动员和稳定保障机制。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各类规划中的主导地位,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率。完善衔接协调机制,专项规划符合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确保在总体要求上分项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完善落实推进机制,市直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具体政策措施,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各区强化责任意识,分解市级规划目标,确保各项任务完成,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完善政府职责事项和约束性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确保各项指标、重大项目的实施。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实行年度报告制度、规划中期评估评价制度,根据发展实际,按程序对规划进行必要调整。
“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纲要。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立足职能,凝心聚力、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