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

发布时间:2014-09-16

 

创新驱动 内生发展

———《莱芜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摘要

当前,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成为区域竞争最显著的特点。从现在到2020年是莱芜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以及全面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科学选择新兴产业,推动莱芜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轨道,自去年开始,市发改委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深入企业广泛调研,与相关部门一一对接,反复论证,在此基础上,与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共同编制了《莱芜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初稿形成后,为力求《规划》的科学性、前瞩性、指导性,斟酌修改达十余次,于今年六月最终定稿。

《莱芜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作为推动莱芜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规划》共分《发展背景》、《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产业选择》、《产业布局》、《政策措施》六章,现选取部分章节摘要刊发。

 

新兴产业发展目标

 

 

新兴产业

特色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

粉末冶金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粉末冶金特色产业基地

高性能钢

国内一流的高品质不锈钢特色生产基地

信息技术

国内先进的智能仪器仪表生产基地

新能源汽车

山东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鼓励发展

生物与新医药

国内知名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先进装备制造

全国最大的智能高速电梯生产基地

节能与环保

山东重要的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高效生态农业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通用航空

山东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现代服务业

鲁中物流基地

中期目标

年均增速达到15%,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

远期目标

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

 

重点发展产业

 ()粉末冶金新材料产业
    依托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莱芜市粉末冶金特色产业基地,整合莱芜市粉末冶金资源,构筑高位研发平台,突破粉末冶金制粉与制品的产业关键技术瓶颈,引导产业向基地园区集中,围绕高性能金属粉末材料重点打造汽车用高密度粉末冶金制品产业集群,形成上、中、下游互动频繁且较为完整的“原料-制粉-制品-应用产品”粉末冶金材料产业链。

 

专栏1 莱芜市粉末冶金新材料产业发展路线图

产业发展趋势

●汽车行业仍然是粉末冶金工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最大用户,主要应用于发动机、传送系统、ABS系统、点火装置等,我国拥有巨大的粉末冶金零部件市场前景。

●高密度粉末冶金材料是铁基粉末冶金研究领域的热门技术开发方向;粉末冶金将向大体积的精密制品,高质量的结构零部件发展。

●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艺技术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

发展目标

2016

2020

研发一批能够替代进口的高性能合金钢粉和高强度结构件产品,引进一批制品应用企业,形成“原料-制粉-制品-应用产品”较为完善的粉末冶金材料产业链。

粉末冶金产业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增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火炬粉末冶金特色产业基地。

重点项目

实施项目

●高压缩性水雾化纯铁粉产业化项目 ●水雾化预合金粉产业化项目
●粉末冶金汽车用关键零部件项目 ●低合金高密度粉末冶金结构件产业化项目
●高强度粉末冶金零部件的生产线项目 ●高性能长寿命模具加工项目

招商项目

●电动工具生产项目 ●机床制造项目

●精密磨具设计、生产项目 ●汽车整车制造项目

 

 ()高性能钢新材料产业
    依托泰钢、莱钢等企业,以高性能钢材料研发与制造为核心,延伸汽车零部件、餐厨具、轨道交通、五金制品、整机整车装备制造等高性能钢深加工产业链,重点打造高品质不锈钢及制品产业链、新型优特钢及深加工制品产业链“两链”,努力打造莱芜市高性能钢名城品牌。

 

专栏2 莱芜市高性能钢产业发展路线图

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企业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政府将加大推进高性能钢材研发与推广应用的力度。

●我国高性能钢仍主要依赖进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高性能钢铁工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控制上游的镍和铬、扩大400系以及双相不锈钢产品的生产、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流程不锈钢厂将是中国不锈钢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发展目标

2016

2020

冷轧不锈钢成为主导产品,研发出一批新型高品质不锈钢产品,引进一批不锈钢深加工制品企业。不锈钢特色生产基地和优特钢深加工基地初见规模。

形成较为完善的高性能钢深加工制品生产产业链,建成国内一流的高品质不锈钢特色生产基地。

重点项目

实施项目

48万吨冷轧不锈钢项目 ●高氮钢项目
●不锈钢焊管项目 ●磁悬浮轨排项目 ●板带型钢深加工项目

招商项目

●高性能钢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 ●不锈钢餐厨具、五金制品、建材装饰项目

●石油、化工、电力、矿山、机械等整机整车装备制造项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特种钢模具及汽车模具生产项目

 

 ()信息技术产业
    支持力创、朗进、金鼎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增强优势产品综合竞争实力,围绕智能仪器仪表、集成电路和电子基础材料三大重点领域,以测控类智能仪器仪表、变频控制器、挠性覆铜箔板等产品为中心,积极发展聚酰亚胺薄膜、铜箔、印制电路、LED和触摸屏等上下游产品。着力培育发展以智能卡设计和生产为主的物联网制造企业,发展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系统集成产业。

 

专栏3 莱芜市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

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大多都集中在3C领域,在传感器、仪表及工业控制领域的企业较少,工业仪器仪表芯片是集成电路的新兴重要应用领域。●我省支持做大做强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等产业;支持引进先进集成电路生产线,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和相关支撑产业。●随着标准、技术和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的成熟,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未来几年将处于高速发展期。

发展目标

2016

2020

节能仪器仪表芯片和挠性印制电路产业链体系较为完整,节能控制SoC芯片和LED等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冷水机、汽车变频控制器初步具备产品化能力。

信息技术产业实力显著提升,建成国内先进的智能仪器仪表生产基地,形成国内具有较强影响的电子基础材料产业集群和专用芯片产业集群,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省内处于前列。

重点项目

实施项目

●工业控制仪表SOC芯片生产、封装项目 ●多层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R-FPCB)生产项目
ITO透明导电膜项目 ●金属纳米级高分子导电散热材料项目
●高可靠低阻值环保屏蔽型导电胶膜项目 ●工业用冷水机变频控制器项目
●汽车空调变频控制器项目 ●基于物联网的能耗监控管理系统项目

招商项目

●仪器仪表集成电路制造、封装项目 ●铜箔生产项目 ●PCB印制电路板生产项目

LED、触摸屏生产项目 ●空调和其它电器生产项目

 

  ()新能源汽车产业
    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优质产业转移,引导企业参与零部件全球化采购,以汽车整车专用车生产为龙头,以零部件生产为配套,尽快实现由零件到部件总成、由配套合作到整车生产的转变。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引进和产学研合作方式进行新型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客货车的研发、制造及产业化。到2020年,建成山东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专栏4 莱芜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图

产业发展趋势

●美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重点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欧洲研发的重点是氢燃料汽车;日本研发重点偏重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开发出了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未来十年,中国将坚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举发展,大力实施以纯电驱动为取向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新型动力电池、汽车电控等技术研发和生产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

发展目标

2016

2020

掌握整车集成技术,建设电动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检测服务中心。

形成从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到整车制造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建成山东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重点项目

实施项目

●永磁电机控制器项目 ●电动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年产40万套动力总成和电动车项目 ●积极开发纯电动微型车以及其他特定场地新能源专用车项目

招商项目

●电动汽车轻量化合作研发项目 ●国内外知名汽车电控系统生产企业●国内外知名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

 

鼓励发展产业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
    整合医药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相关资源,重点发展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生物制品3个领域。加快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努力实现重大产品的创新,提升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依托耀华医药、菁华药业等骨干型企业,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生物制药、化学药品制剂、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和生物医药外包产业。依托莱城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健康食品制造等产业。
    发展重点:医疗器械;现代中药;生物制品。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立足粉末冶金制品、钢铁、大型铸锻件等关联配套产业基础优势,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并举,鼓励和扶持一批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先进装备企业,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矿山机械、塑料机械、节水灌溉设备等领域先进装备与部件。
    发展重点:智能装备;矿山机械设备;塑料机械设备;节水灌溉设备。
()节能与环保产业
    适应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新需求,以现有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为核心,结合国家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工程实施,着力提升技术、装备、产品水平,引进和实施一批节能和环保重大项目,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促进节能环保产业逐步形成市场竞争能力强、结构及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
    发展重点:积极推动“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和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传统产业节能降耗;推广高效节能产品。
()高效生态农业
    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载体,发展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现代农业,围绕育种、深加工、农业循环经济,重点提振蔬菜、畜牧、林果等三大产业,打造生姜、大蒜、鸡腿葱、花椒、黑猪、黑山羊、黑鸡、花鲢鱼、蜜桃、樱桃等农产品产业链,着力提升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品牌化水平。
    发展重点:农业育种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推广生态种养殖模式。
()通用航空业
    以雪野通用机场为依托,以雪野天翼三角翼、中德轻型飞机等项目为载体,围绕通用航空上下游产业,逐步发展通航运营、飞行培训、组装制造、维修、飞机交易、航材供应、航空公共服务、航空旅游、航空器托管等多功能轻型航空产业,打造山东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轻型航空飞行器;航空服务产业。
()现代服务业
1.物流产业
    发挥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抢抓济莱协作区建设机遇,推动与济南的物流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物流设施设备,推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智慧物流设备应用,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园等重点物流中心建设,完善物流金融服务,构建现代工业物流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把莱芜市建设成为在山东省具有重要地位的鲁中物流基地。
    发展重点:物流中心建设;工业物流体系建设;智慧物流建设。2.旅游业
    以良好的山水生态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加大同济南的区域旅游合作与协调发展,以雪野旅游区为核心,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等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与济南南部山区旅游形成景观互补、客源互补,打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休闲度假目的地、观光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目的地。
    发展重点: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


产业布局

    按照功能协调互动、产业相对集聚、操作适度弹性、生态环境和谐的布局原则,以现有交通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为纽带,依托莱城区和钢城区两大城市发展区,突出高新区、雪野旅游区、钢城经济开发区、莱城工业区、农高区、市经济开发区(泰钢不锈钢生态产业园)六大功能区优势和特色,围绕“两城六区”的总体布局框架,推动新兴产业向功能区集聚化发展。
    粉末冶金新材料产业:粉末冶金制粉重点布局在钢城经济开发区、市经济开发区(泰钢不锈钢生态产业园);粉末冶金制品重点布局在钢城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产业高度集聚、分工明确、特色明显的产业布局结构。
    高性能钢新材料产业:围绕市经济开发区(泰钢不锈钢生态产业园)和钢城经济开发区(莱钢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两园”),分别重点发展高品质不锈钢及制品产业链、新型优特钢及深加工制品产业链(“两链”)
    信息技术产业:以相互衔接、就近配置为原则,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链和工业控制芯片产业链布局于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电子基础材料产业链布局于钢城区。
    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据产业发展现有基础,建设具有莱芜市特色的、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园,以高新区为重点布局整车制造产业,以钢城区为重点布局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高新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生物制药、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莱城区主要承载中成药、功能保健品制造类医药企业及其实施的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发展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产业。
    先进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塑机设备产业重点向高新区集中,节水灌溉设备产业重点向高新区节水灌溉产业园集聚。智能电梯产业集中布局在莱城工业区。鼓励矿山设备产业逐渐把生产制造向莱城工业区集聚发展,智能车库产业逐渐把生产制造向钢城开发区集聚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品及环保服务业重点布局在高新区和莱城区,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重点布局在钢城区。
    高效生态农业:以山东莱芜市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主要载体,强化以羊里、杨庄等镇为中心的精深加工区、以寨里为中心的姜蒜交易市场和以大王庄等四个乡镇为主的种植示范区区域化布局,发展以杨庄为核心的猪育种产业。“三辣一麻”和生猪产业重点布局在莱城区。
    通用航空业:重点布局在雪野旅游区航空产业园,以雪野天翼航空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基础,规划以航空研发配套产业为主的独具特色的轻型航空器研发制造基地。
    现代服务业:云谷电子商务物流园重点布局在钢城区辛庄镇。五矿钢铁物流园重点布局在莱芜市经济开发区。旅游业布局上,北部旅游板块开发重点布局在雪野旅游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兴业态旅游项目重点布局在莱城区;工业休闲旅游重点布局在钢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