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莱协作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一)

发布时间:2016-08-26

 

济莱协作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 年)

第一章 立足现实基础,谋划同城建设蓝图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总体思路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二章 坚持统筹推进,优化协调发展格局

第一节 打造济南主引擎

第二节 建设省会副中心.

第三节 强化轴线连接带

第四节 打造多点支撑新局面

第三章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互联互通网络

第一节 构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二节 推进信息化建设

第三节 提升能源协同保障能力

第四节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第四章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互补对接优势

第一节 促进工业融合发展

第二节 深化服务业协同发展

第三节 加快现代农业联动发展

第四节 共同培育新兴产业

第五节 共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第五章 统筹公共服务,提升合作共享福祉

第一节 促进教育和文体事业合作

第二节 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合作

第三节 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合作

第六章 推进生态建设,加强同建共治合作

第一节 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节 协同推进生态建设

第三节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机制

第七章 强化支撑保障,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第一节 创新体制机制

第二节 强化协作支撑

第三节 加强政策支持

第四节 健全实施保障

      2013 8 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提出立足拓展省会城市战略发展空间,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推动莱芜优化结构壮大实力,启动建设济南莱芜协作区。《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市建设全国区域性经济、金融、物流和科技创新中心,强化省会辐射和创新创业引领作用,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支持莱芜建设省会副中心。济南与莱芜空间相接、产业相联、经济联系紧密,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竞争力,推动两市优势互补、共赢发展,依据《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莱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三个统一、五个同城化”要求,编制《济莱协作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阐明济莱两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明确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是济莱协作区今后五年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两市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景。

规划范围:济南市、莱芜市所辖全部县(市)、区,规划国土面积10244 平方公里。

规划期:2016-2020 年。

 

 

 

1 济莱协作区行政区划图

第一章 立足现实基础,谋划同城建设蓝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基础的五年,更是推进济莱协作区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济莱协作区建设要以“同城化发展”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创新,立足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理念,明确发展定位,积极创新工作路径,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积累经验。

第一节 发展基础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诸多挑战,济莱协作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以新思路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对接融合、区域环境治理和社会民生合作等重点任务,济莱协作共建稳步推进,支撑协作区发展的各类优势逐步显现,为协作区“十三五”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区域融合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两市积极应对、共同努力,全力推进有利于济莱融合发展全局的大事、市场关注的要事和群众期盼的实事,引领协作区加快发展。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济南、莱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两市上下努力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精神境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建立健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联席会议制度、专业委员会等交流协商机制,稳步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取得新成绩。2015 年,济莱协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66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4.5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17.5 亿元,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比重分别为31.0%38%26.1%,较2012 年分别提高了0.62.5 2.5 个百分点。五个同城化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具备在较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

发展动力加速转换。两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济南服务业发展优势更加突出。过去五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7%,到2015 年末,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2%,物流、商务、软件信息、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盖世、浪潮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一院三馆”、非遗园等项目建成开放。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引进工业机器人、智能电网、创意设计、数字传媒等领域一批新兴企业,实施浪潮“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浪潮、宏济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机床大型先进智能冲压设备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圣泉集团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九阳豆浆机获得中国发明专利金奖。莱芜工业优势相对明显,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加快实施“十大重点产业振兴提升”工程,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5%,其中非钢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9.8%,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9.9%,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等产业快速发展,势头良好,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美国甲骨文、意大利博索尼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莱芜。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区域内铁路、公路及济南国际机场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水利、能源、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济南稳步推进全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和公交都市建设,机场路改造提升及南延工程、济乐高速等建成通车,全市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1346 公里,济东高速、G104 线、S234 线等国省道改建工程及长清黄河大桥、二环南路快速路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城市轨道交通R1 线工程开工,高速公路建成“一环八射”高速路网,实现县区全通达。海绵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卧虎山、锦绣川等“五库连通”工程、大明湖综合整治工程快速推进。唐冶热源厂建成运行,章丘电厂余热利用、腊山与西客站热源厂续建等工程进展顺利,全市商务楼宇光纤接入和公共热点区域无线网络接入实现全覆盖。莱芜推进“四网”改造提升工程,长勺路南延、南外环西延全线贯通,香山路、北坦北路、胜利路中段竣工通车,山西中南部铁路莱芜段正式通车,客货站建设进展顺利。青草河补水工程、孝义河和红土河治理工程建设完工。新建一批高温水管网、天然气管道,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乡镇通天然气。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两市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逐年改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15 年,济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889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2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0%8.5%,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五连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实现零择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永久落户济南,各类博物馆、纪念馆达到180 余座,成功举办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10 届中国艺术节和第22 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行政村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莱芜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219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714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8%8.9%。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一连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5%,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进入全省前列,职业教育实现新突破,市图书馆免费开放。鲁中抗日纪念厅落成开展,成功举办2015 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

五个同城化高效推进。交通同城化方面,济莱城际快客顺利开通,实现公交化运营,济莱城际轨道交通路线方案基本确定,济莱高速限速全线提高10 公里,S234 线章丘双山至文祖段大修工程建成通车、济莱快速连接线等济莱间道路工程有序推进,两地公交迈入“一卡通”时代。通信同城化方面,济莱通信资费实现同城,两市间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均实现按市话收费,济南莱芜电视频道实现交互落地,济南日报、莱芜日报互派常驻记者,成立记者站,两地间媒体互动格局初步显现。户籍管理同城化方面,省公安厅搭建两市调用信息交换平台,济莱实现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在现行户籍制度框架下,制定网上户口迁移办法,实现两市户口网上互迁。公共服务同城化方面,企业养老保险关系实现自由转移接续,医疗保险实现异地联网结算;两市实现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互认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异地派遣,招聘求职和人才供求信息实现“一点登录、两市共享”,落户莱芜留学回国人员可在济南办理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手续。资源配置同城化方面,两市签订《物流一体化框架协议》,推动零担货物和专线运输同城同价、同城同质、同城同速,使空载率由40%降低到10%以下;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业发展支持力度,齐鲁银行成立物流特色专业支行,与部分重点物流企业签署授信协议;30家莱芜优质农产品专营店落户济南;济南高新区莱芜研发基地挂牌运营,济莱协作区科技创新产业园一期工程完工;济莱实现互设旅行社服务网点,以市民待遇相互销售公园通游年票;济南市儿童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均开辟莱芜定向医院转诊急救绿色通道,并完成多次转运;成立包括高中、学前教育在内、覆盖110 所学校的教育发展联盟,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基本建成。

二、发展优势

充分发挥济莱两市同城化发展在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创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着力突出重点,夯实发展基础,发挥优势带动作用,增强济莱协作区发展活力。

区位交通互利互补。济莱协作区地处山东腹地,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核心,北连京津冀城市群,南临长三角经济圈,东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西与中原经济区毗邻。省会济南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和16 个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也是全国十大区域性客运枢纽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莱芜是省内高速公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的重要节点。济莱协作区具有形成覆盖山东及周边地区融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区位优势条件。

产业基础良好。区域内农业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服务业优势明显。济南市形成了以金融、物流、软件信息、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莱芜市形成了以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食品饮料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近年来,两市经济互动频繁,分工协作日益紧密,产业发展互补性较强,为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优势突出。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各类专业人才众多,科技竞争力在省内,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核心城市,拥有科技人员60 万,其中两院院士8 人;集中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其中普通高校43 所,市级以上独立科研机构200 余家、重点实验室54 个(国家级3 个、省级51 个)、工程实验室5 个(国家级1 个、省级4 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6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0 家。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为济莱协作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三、制约因素

正确认识济莱协作区在建设发展中面临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结构调整压力较大、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等方面的制约因素,研究分析对策,加快破解制约两市协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济南辐射能力不强。与目前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城市群核心城市相比,省会济南地域面积较小,城市经济首位度、回旋余地和承载能力、城市竞争力等均有待提升,缺乏强劲的辐射带动能力。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济南、莱芜两市都有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等传统产业,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区域产业结构高度雷同,关联度小,欠缺分工协作关系,没有形成彼此紧密协作互联互补的产业链条,制约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结构调整压力较大。两市工业均处于转型调整期,产业结构调整压力较大。济南传统产业占比偏高,新兴产业虽发展较快,但短期内难以发挥有力支撑作用;2015 年莱芜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较低,且产业结构单一,以钢铁冶炼为主的重工业比重偏大,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体制机制亟待完善。两市行政壁垒仍需进一步破除,区域内劳动力、资金、土地、产权等尚未形成统一市场,资源要素流动有待进一步理顺,区域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措施等有待进一步健全。

第二节 总体思路

综合分析济莱协同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省内外及协作区自身的形势,准确把握发展机遇,理顺发展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高效推进济莱协作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一、面临的形势

未来五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济莱协作区建设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总体上,济莱两市具备加快融合发展、引领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条件。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深、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低端制造环节加速向低收入国家转移,一些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对我国发展形成双重挤压。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国家新型城镇化、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动重点开发区域集聚产业和人口,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将济莱协作区打造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增长极符合中央战略导向。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矛盾亟待解决。

从全省看,产业升级提速、城乡区域一体化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将为我省发展提供更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同时,全省传统发展优势正在减弱,地区间同质化竞争加剧,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新旧动力转换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从济莱协作区看,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在山东发展进入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为完善提升“两区一圈一带”总体布局、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推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济南“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深入人心,莱芜按照“一个强化,四个提升”的部署要求加快发展,济莱“五个同城化”建设初见成效,同城化发展基础更加扎实,有条件实现协作区持续健康融合发展。同时,济莱协作区在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发展合力、统筹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和共建生态文明等方面任务依然艰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创新,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济莱协作区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济莱协作区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便捷通畅交通网络,着力推进产业融合互补,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推进环境治理一体化,努力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措施一体、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高效推进济莱协作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三个统一”、“五个同城化”的目标要求,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重点产业互补发展为突破口,着力推动规划布局协调融合、产业发展互补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合作共享、资源要素流通共用、改革创新联动共促,深入探索同城化发展新模式、新体制和新机制,优化济莱协作区发展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进济莱两市同城化发展,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把济莱协作区打造成为经济活力充足、创新能力突出、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先行示范区。

三、基本原则

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于济莱协作区建设发展各个方面,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改革驱动,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创新济莱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挖掘增长潜力,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赢得长远发展的优势和主动权。

多元推进,协调发展。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双重作用,遵循市场经济和一体化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济莱一体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真正实现两市资源优化配置。

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济莱融合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深化交流,开放发展。提升济莱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开放新体制,加强开放力度、推进开放深度、扩大开放广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中原经济区等周边经济活跃地区联动,推动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有效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整体统筹,共享发展。坚持高起点策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融合,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城市布局、产业分工和设施配套,统筹济莱协作区产业布局、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整体联动协作、共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升发展成果共享水平。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济莱协作区现有发展基础、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围绕济南莱芜融合发展,确定今后五年济莱协作区发展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到2020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比重达到31.6%,户籍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主引擎。

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突破进展。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信息化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进展,互促共融、协同共赢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一轴多点”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基本形成。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分明、集约发展、运转高效的发展体系。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生态环境各项约束性任务目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区域生态共建共保、环境共治共管取得显著成效,山体、湿地等自然资源有效保护,水和大气质量明显改善,山、泉、湖、河、城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创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基本形成。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1 济莱协作区主要规划指标

类别

指 标

2015

2020

年均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766

10000

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664.5

1020

9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117.5

7456

12.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731.2

6064

10.2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10.1

154

7

总部企业数(家)

73

105

7.5

耕地保有量〔万亩)

655.7

655.7

--

空气质量改善率(%)

--

2015年改善20%

--

森林覆盖率(%)

35.1

35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59.8

65

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6938

54300

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4159

21500

8.7

年均减少贫困人口〔万人)

8

2018年全面脱贫

--

第二章 坚持统筹推进,优化协调发展格局

遵循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和生态保护,按照“一轴多点”发展框架,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方向明确、建设秩序规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一节 打造济南主引擎

加快建设核心城市济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发展省会优势突出、市场空间广阔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增强经济影响力、区域带动力和环境吸引力,加快打造“四个中心”。

打造经济中心。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动互联网经济,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信息强市。聚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优势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塑造工业发展新优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打造服务经济发展高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和支撑体系,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打造金融中心。大力引进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搭建金融交易平台,扩大金融交易品种和规模,建立土地、能源等要素交易市场,发展高端和新兴金融业态,创新交易工具和交易方式,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央商务区,构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金融中心。

打造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构建开放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物流体系,强化现代物流网络建设,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动物流业与多业联动发展,壮大物流骨干企业集群,加强与“一带一路”及日韩物流通道对接,构建国际化、现代化、规模化物流网络,形成联接京津冀与长三角、山东半岛与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型物流中心。

打造科技创新中心。聚合区域创新资源,推进各类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开发,提高成果转化水平,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创新创业保障,打造区域性成果转化、孵化、交易中心,建成国内重要的科技成果策源地和京沪之间科技创新新高地。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以释放发展空间、重塑功能形象为重点,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提升并举,优化城市功能配置和空间布局。围绕中央商务区建设,集聚资源、增强活力、提升能级,形成城市发展新中心,加大棚改旧改工作力度,统筹推进老城区优化升级,形成与中央商务区互动发展格局。规划布局西客站、东客站和黄河北、长清、章丘等城市次中心,加快推进黄河深度开发利用,规划建设携黄河南北融合发展的城市新区,统筹黄河主轴两岸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拓展城市发展战略空间。

第二节 建设省会副中心

积极打造莱芜副中心。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定位,促进区域融合互动、城镇空间集约发展,着力提升“一体两翼”的综合服务功能和竞争力。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内涵式发展,加快核心片区和重点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做优做精城市北翼口镇和雪野,提升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构筑济莱融合的新兴发展空间;做大做强城市南翼钢城城区,打造积极融入区域周边环境发展的核心载体。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市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供热等市政管网设施,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网格化、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推动莱芜经济社会发展,构筑济莱融合发展的战略支点。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高端、高质、高效为方向,以新模式新业态为先导,构建莱芜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体系。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进技术创新、研发设计、品牌提升和产业链整合,改造提升钢铁生产及深加工业,发展壮大非钢产业,强力推进十大重点产业振兴提升,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实施“服务业转型升级计划”,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带动,坚持扩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推动服务业向多元开放、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不断巩固提升农业发展优势,强化农业技术创新,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打造济莱协作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建成支撑济莱协作区建设的副中心。

第三节 强化轴线连接带

依托济莱高速、S234 惠沂线、S241 临徐线、S317 临历线和拟规划建设的济莱城际铁路,打造济南市区-章丘-莱芜的城镇发展轴和空间拓展轴,形成集聚城市功能、集约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业的空间载体,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实现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合作发展,推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紧密圈层快速发展。

加快推动济南高新区、章丘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莱芜高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以产业集群化为方向,以重大建设项目为支撑,不断延伸交通装备、机械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条,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最具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协作区。充分发挥济南南部、莱芜北部边界山区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以雪野湖为重点区域建设文化旅游协作区,构建济莱旅游一体化经营运作体系,进一步加大济莱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促进泉文化、陶文化、齐文化等文化要素与济莱山水资源融合发展,打造“山泉”旅游基地,建设鲁中标志性山水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区。

第四节 打造多点支撑新局面

进一步提升章丘、长清、商河、济阳、平阴、钢城、雪野等地区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以其主城区为主要载体,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配置,吸引老城区产业及人口转移集聚,逐步形成城市次中心。

支持两市重点工业园区提质升级,突出优势产业培育,推进产城融合、职住一体,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功能完善、富有特色、繁荣宜居的现代化卫星城。

积极发展小城镇。合理规划布局中心镇,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和交通节点功能,更多吸引农村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增强集聚辐射和示范带动能力。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生态靓镇、休闲名镇。积极推动强镇扩权,在政策制定、产业引导、城镇规划、土地供应等方面重点扶持,支持有条件的重点镇向小城市转型,共同带动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济莱整体实力。

  2 济莱协作区“一轴多点”发展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