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莱协作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二)

发布时间:2016-08-26

 

第三章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互联互通网络

按照适度超前、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原则,加强济莱协作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构建布局优化、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增强济莱融合发展支撑能力。

第一节 构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科学统筹济莱两市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发展,加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运行高效便捷、辐射带动力强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济莱协作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路。加快建设区域内高等级公路,适时开展京沪、青银、青兰、滨莱等高速公路的新、改建工程,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实现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市间快速交通运输无缝连接。加快推进S234 线济莱段、S317 线提升改造与贯通,高标准建设各地区性中心城市与各乡镇之间的公路,提高连接县城、中心镇和工业园区的路网等级。强化高速公路分流管理及与其他公路的衔接。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和封闭街区,完善互通立交与连接线的规划建设。推进集供排水、中水、燃气、热力等管线为一体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升技术规范,合理布置各类管网,有效治理马路“拉链”问题。以济莱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和危桥改造工程。由济南中心城区经章丘对接莱芜,探索建设济莱城际客运快速通道。

专栏1 济莱公路建设重要项目

实施二环南路东延、二环东路南延,提高市区向莱芜方向交通的通行速度;将S317 临历线莱芜鹿野至章丘射垛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改线新建,建设贯穿济南南部与莱芜北部的旅游通道;高标准改造S234 惠沂线,重点提升济南境内章丘段建设标准,建设连通济南、莱芜的物流通道。

铁路。尽快启动济莱城际铁路建设,争取2020 年实现通车运营。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加快石济客运专线、济青高速铁路、济郑高速铁路、济南东客站、滨临快速铁路等重点项目及其配套衔接工程建设,形成对外连接全国主要大城市的快速客货运输通道。加快推进济南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到2020 年实现R1 线开通运行,R2 线一期、R3 线一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M 线、环线实现开工建设。

航空。完善机场配套设施,建设济南机场北指廊及第二平滑道工程,优化干支航线网络,提高支线机场通达性和利用率。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提升空港核心区功能,重点发展航空客货运、机场服务、航空基地服务等航空运营与保障业务,打造现代国际空港运营基地。建成莱芜城市候机楼,完善莱芜到济南机场的快速通道,以航空枢纽为依托,充分发挥济南机场的发展空间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完善雪野通用机场,加快软硬件设施改造进度,打造鲁中轻型通用航空器运营服务枢纽。规划建设商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建成服务济南及周边地区的通航产业聚集地。

发展绿色交通。加快济南市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统筹布局汽车充电设施,在主要连接交通干道覆盖科学、合理、充足的新能源充电桩,在莱芜雪野湖片区建设新能源先进技术应用示范区。率先在济莱城际快客、城内公交、出租汽车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开展混合动力、电能出租汽车试点工作。加快推广应用智能交通技术和交通信息平台,构建节能高效运输组织体系,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第二节 推进信息化建设

以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促进网络资源共享为目标,加强济莱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与管理,促进两市网络资源共享,深入推进济莱协作区通信和信息服务同城化,打造“数字济莱”。

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济南为中心,加快建设以4G 网络为主体、无线局域网络为补充的无线宽带网络,提供中、高速无线数据业务,实现济莱协作区全覆盖,努力推动两市通讯并网升级。合作建设互联网示范城市和智慧城市,加强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卫星通信等网络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从事各种宽带接入网建设。升级骨干网络,扩容通信枢纽,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网络资源互联互通。

合作建设互联网示范城市和智慧城市。推进信息服务宽带化、个性化和智能化,建设区域信息交换共享平台,与“数字中国”、“数字山东”有效对接,加快电子政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共用,推动居民日常生活“一卡通”,形成覆盖全域的共享性、集约化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互联共享。

推进广播电视服务同城化。促进济莱协作区广播电视资源有效整合,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发展,普及基于多种传播方式的数字电视广播业务,逐步实现两市数字电视基本频道、付费频道等广电资源共享,统一宽带和视频标准资费。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建立信息安全应急体系衔接机制,协同处置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事件。加快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与“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相适应的信息安全防护管理设施和协作机制,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

第三节 提升能源协同保障能力

以电源建设、电网建设、油气设施、供热体系为重点,优化济莱协作区能源结构,保障区域能源安全,构建开放、多元、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保障体系。

电源建设。优化电源结构,推广存量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支持钢铁、水泥等行业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发电。加快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重点建设光电建筑一体化工程,加快两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步伐,创建国家级新能源生产消纳示范区。科学布局区域性微能源网、蓄能蓄热项目建设,提高区域电力调峰调频能力。

电网建设。实施“外电入济”工程,利用先进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电网,满足主力电源和风电、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要求。实现电网控制自动化、电网通讯数字化,保持两市电网与电源、输电与配电、一次与二次系统同步建设,相互适应、协调发展。加大农村电网、工业园区电网和配电设备建设,提升城乡电网装备水平。

油气设施建设。大力引进天然气资源,推进中石油莱芜—章丘—济南城区管线建设。推进区域性天然气高压外环管线建设,适时启动济莱燃气供应“一张网”工程。按照合理有序、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济莱协作区规划建设一批天然气加气站,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加快区域内输油管道、燃气接收站等项目建设,形成统一的成品油管道网络,逐步实现区域油、气同网同价。

供热体系建设。利用远程供热技术,推动实施周边城市“外热入济”,完成原有蒸汽管网改造,继续实施自管站回收,扩大热泵、碳晶等新型技术供热面积。

第四节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统筹推进济莱两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打造和谐高效的供水及水利防灾减灾保障体系。

水资源保障体系。协同加强水源地及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科学调度地表水、地下水和客水资源,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区域统一水网,实现区域水源联合调度,促进两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市供水管网升级改造,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推进县城、乡镇供水设施建设,加快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加强农业供水服务管理,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逐步实现济莱城乡供水一体化。

防洪减灾体系。统一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和管理标准,推进城镇水利设施建设,健全城市排水防洪系统,大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济莱骨干河道及小流域治理,继续实施城区河道综合整治,构建完善城乡供水及水利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立资源共享、信息集成的灾害应急预警体系、救援体系和指挥系统,增强气象服务功能,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监控防治,提高协作区灾害监测、预报和紧急救援能力。

水务一体化管理。统一两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原水、供水、用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回用等各个环节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统筹管理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开展跨界水资源监测,确保用水安全和水源地生态安全。推动济南南部山区和莱芜北部山区小流域治理一体化规划建设,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

第四章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互补对接优势

遵循现代产业发展和分工规律,坚持协调发展、高端发展、创新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高级化、集群化、融合化,着力打造一批布局科学、优势互补的产业园区,加强两市产业分工协作,加快构建三次产业互促共融、协同带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引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 促进工业融合发展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济莱两市现有产业基础优势,重点推进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钢铁和建筑等产业配套协作,延伸产业链,联合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推动两市不断完善汽车自主研发体系,提高汽车和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整车扩能和新产品开发,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配套协作能力。加强联合招商,完善济莱协作区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链,探索在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汽车产业集群园区,提高产业集中度。济南依托重汽、吉利等整车整机企业与莱芜联系对接,建立配套协作关系,推动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推动建立两市汽车产业发展联盟,支持重汽、青年汽车、莱芜鑫科、昊宇车辆、环球汽车等核心骨干企业发展,加快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完善区域汽车贸易服务体系,推动济莱协作区汽车交易市场建设,提高汽车租赁、汽车销售相关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汽车物流、汽车金融、汽车维修、汽车展会及汽车文化等,促进汽车产业升级和集群发展。

机械装备产业。发挥莱芜在粉末冶金、钢铁铸造等方面的资源、成本优势,加大与济南机械装备研发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两市搭建行业性、区域性创新平台,开展行业共性、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行业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金雷风电、威马泵业、胜岳精密机械、精诚塑机等莱芜龙头企业与济南市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强化企业与技术有机结合、企业与高校战略合作,提升成果转化与实践应用水平。

钢铁产业。加快压减过剩的钢铁产能,提升产能利用率,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目标。结合山钢集团去产能转型升级计划安排,加快济莱两市去产能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脱胎换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技术装备升级和特色优势产品开发,促进钢铁产业优化升级。莱芜以调整与提升为方向,大力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依托莱钢、泰钢和九羊集团,重点开发高性能模具钢、宽厚板、不锈钢和轴承钢,建成全国最大的H 型钢、齿轮钢生产基地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基地。推进两市钢铁企业产业链延伸,积极对接山东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总体部署,推动两市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建筑产业。推进济南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建设,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联合莱芜共同构建集产业技术、生产设备、部品构件工业化生产和服务交易为一体的建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内一流的建筑现代化产业基地。建立统一的建筑业招投标规范,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保护,形成统一的投标许可手续、招投标监督管理模式和招投标信息平台。制定两市统一的建筑节能标准和低碳建筑认定制度,强化建筑节能设计,加快低碳技术应用到节能建筑各个环节,推动绿色建筑业发展。完善济莱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体系,促进协作区建筑业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 深化服务业协同发展

突出省会济南综合优势,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济莱协作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会作用,积极创建“济莱服务”品牌。

金融业。以建设中央商务区“金融+”产业集聚区、中泰财富管理中心、金融小镇等为切入点,以打造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为契机,吸引省内外各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金融人才集聚,打造济莱高端金融创新聚集园区。推进济莱资金清算同城化,降低济莱间结算费用,提高结算实效。推进金融收费业务同城化,力争在部分银行实现突破,降低银行卡收费标准,对济莱银行汇取款等业务免收异地手续费。鼓励济南市内金融机构开展跨区域经营,统筹区域金融机构合理布局,推动两市金融市场融合发展。

物流业。合理布局协作区物流园区及节点,推进空港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园、零点物流港、传化泉胜公路港及莱芜北部新城商贸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鲁中物流基地。完善航空、公路、铁路高效衔接的多式联运集成体系,加快发展航空、冷链、第三方及快递物流等新业态,搭建物流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多种物流方式无缝衔接,形成区域物流集聚效应。发挥济南信息产业优势,支持莱芜电子商务物流园建设,创建“云计算+物流基地+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加强两市物流标准化体系协同建设,推进物流作业、物流设施、物流信息标准化。

总部经济。重点围绕济南中央商务区、汉峪金谷、雪野生态软件园、凤城街道总部经济港等载体,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和制度体系,营造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一批行业集中、特色鲜明的总部基地。加大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引进力度,争取省属总部企业在济莱建立采购、销售、财务、投资等经济实体。济南重点对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优势工业企业,立足于跨区域分工协作,吸引经济圈大型工业集团设立销售、设计、研发、结算中心等职能总部入驻,打造功能性总部经济核心。莱芜重点支持现有大型总部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扶持具备潜力本地企业发展为总部企业。

互联网经济。发挥互联网对提升实体经济创新能力重要作用,推动两市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技术与产业领域融合创新,发展以要素、产能、需求高效对接为特征的分享经济。围绕济南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加快电子商务应用普及深化,推动互联网与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发挥济南比较优势,输出产业园运营商业模式,为莱芜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搭建电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两市区域性移动电子商务共享平台建设,推广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应用,健全电子商务政策法规体系,加快信用、认证、支付、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发挥济南综合保税区平台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文化旅游业。以构建鲁中标志性山水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区为目标,统筹济南南部山区和莱芜北部山区统一规划,同步开发,一体建设,重点打造以雪野湖为核心的区域复合型生态休闲经济区。推动两市旅游资源整合,加大齐长城、泉文化等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共同打造高品质区域旅游产品。加快建设济莱旅游大道,改造提升济南至莱芜国省道路,延伸提升临历线、枣徐线,开通城际旅游绿色通道,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建立两市旅游对接协调机制和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引导两市景区建设、产品开发及旅游企业全方位合作,推动旅游业融合发展。

健康养老产业。整合两市养老服务资源,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中小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新型养老产业集聚区和养老产业连锁集团,推动养老产业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依托省会优质科教、医疗资源,济南市重点发展老年教育培训、医疗护理、健康检测、卫生保健、康复护理等综合性产业。依托良好山水生态资源,莱芜市重点发展休闲养老、生态养老、健康养生等专业性产业。规划建设集居住、商业、医疗、护理、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综合性养老社区,打造高品质养老服务业,建成全国知名、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最具吸引力的养生养老目的地。

商务会展业。积极推动两地企业共同参与韩博会、太阳能展、“魅力济南”等自主品牌展会,壮大文博会、信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平台。推进会展业配套行业发展,增强承办大型展会能力。推广“网上会展”,鼓励两市企业联合组建线上、线下展览公司,引导中小会展企业建立同业联盟,推动联合办展、共创品牌。推进济南西客站大型会展中心建设运营,提升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园博园国际会展中心展会功能,建设济南区域性商务会展中心。完善莱芜雪野湖会展配套服务,支持雪野打造全省知名的集展览、演示、论坛等功能于一体的航空会展基地。

第三节 加快现代农业联动发展

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主线,以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支撑,以强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两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

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立足两市优势资源,依托章丘大葱、张而草莓、“三辣一麻”、“三黑一花”等特色农副产品和各类现代农业体验馆、生活馆,支持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培植一批集现代农业展示、科普教育、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进济莱农作物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营销,建设一批优势粮食作物、瓜果产品等精品农业种植聚集区和生产基地。支持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产业优势与济南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相结合,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挥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效应,协同推进两市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土地流转集中,推进区域园区化、组织合作化、经营农场化,实现集约发展与规模经营齐头并进。强化两市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培育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联盟,构建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两市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合作发展,打造龙头企业集群,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土地股权化+合作社+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探索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强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支持专业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加快形成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化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推动区域智慧农业、电商农业建设,共同搭建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平台,健全重要农产品供求和价格监测体系,为农产品生产流通提供信息服务。推进两市农产品安全、卫生标准,“三品一标”标准互认,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逐步形成产销区域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推动两市农产品分级、包装标准互认,促进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联手开拓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力争济南建设成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重要平台,莱芜构筑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集散地。

第四节 共同培育新兴产业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核心技术突破为关键,聚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济莱两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两市联合设立软件研究开发中心,加快济南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发展壮大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等产业,为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加快培育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依托济南浪潮云计算数据中心,结合济南、莱芜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一批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的云计算应用和信息惠民示范工程,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特色集聚区。

新材料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性能半导体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健全以新材料创新助推产业创新的政策扶持机制,加强两市技术、科研合作,探索产学研结合新途径和产权合作新模式,促进设计、工艺、制造、服务等环节协同创新。发挥济南新材料产业园产学研融合创新载体功能,拓展新型环保材料、节能材料、功能材料等新兴领域,打造区域性新材料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基地。着力建设济南碳化硅、铌酸锂晶体材料、石墨烯、玄武岩纤维等生产基地,以及莱芜粉末冶金、特种纤维、碳化硅陶瓷等生产基地,共同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立足济南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与莱芜联合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以力诺太阳能等重点企业为依托,优化整合从太阳能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到电站工程总承包的光伏全产业链条。加快建立风能、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平台,实现关键装备的研发应用与产业化。推进钢渣微粉处理及装备、微生物污水处理等技术研发,重点发展余热余压回收设备、节能机电等节能装备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提供集节能设计、建设运营、合同环境服务于一体的整体节能服务,共同推进两市新能源环保产业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和生物技术服务为重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档次,构建集科技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园区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打造产业协同创新能力较强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济南市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国家级创新药物孵化基地为依托,加快建设“济南药谷”,重点发展化药天然药、生物技术药物、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莱芜市以莱城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载体,依托珅诺基、朗润医疗、耀华医药、菁华药业等骨干型企业,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医疗器械、药械物流和生物医药外包等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特色产品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推动产业链横向融合、纵向延伸,完善高端装备制造业及配套产业体系,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共同打造区域先进装备制造基地。联合莱芜高端装备生产企业,强化济南市前沿技术及装备制造研发,重点发展数控机床与集成制造系统、智能测控装置、集成电路、新型传感器及系统、环保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及虚拟现实设备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对环境影响小的产品和装备。充分发挥钢城资源优势,推动莱芜市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器材、智能车库、电梯、节能风机等专用装备及零部件制造。

第五节 共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区域内创新资源优势,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加快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相互促进、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济南“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区域内科技创新合作,强化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共享水平,为协作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战略地位,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依托雪野生态软件园、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济莱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示范园等创新创业载体,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平台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深化项目研究,建立产学研紧密合作新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持高校、科研单位、重点企业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推动相关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发挥济南高新区莱芜研发基地聚集人才、嫁接成果、培育企业发展等作用,加快建成济莱协作区民营科技创业园。争取驻济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到莱芜设立分支机构。借助济南市高新区技术、人才及汉峪金谷、药谷优势,以重大项目、基地和平台为纽带,加强科技交流、创新与合作。引导两市中小企业建立创新互动机制,发展各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加强科技合作,共同打造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创新基地。

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按照资源整合、统一规划、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大型科学仪器、专利、标准、检测检验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开放高效区域创新资源共享网络,促进济莱科技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加强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建设,推进科技信息、科技人才资源库等基础性科技资源联网共享。开展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信息发布、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产权交易、科技风险投资、科技评估咨询、知识产权和人才中介等服务合作,共同推广转化科技研究成果。

共建人才改革试验区。按照“服务发展、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市场主导”原则,推进济莱协作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工作,重点推进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壁垒和身份障碍、完善人才畅通流动制度体系、济莱人才发展一体化等方面改革、创新和实践。协同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资源共享和人才公共服务一体化,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合作。逐步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优化济莱人才资源配置,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为建设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试验区提供支撑。

第五章 统筹公共服务,提升合作共享福祉

统筹区域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资源在济莱两市及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合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促进教育和文体事业合作

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合作为主线,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不断促进教育水平提升和教育资源均衡分布,推进文体资源共享,打造区域文体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典范。

共同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推动两市联合办学,鼓励跨区域整合资源,争取驻济高等院校、培训科研机构落户莱芜或在莱芜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支持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建设。支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远程教育平台,开展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探索组建教育协作联盟,开展科研课题合作和跨区域联合攻关,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实现教育科研成果共享。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积极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办学范围,加快建立新的办学体制和模式。

共建职业教育高地。合作发展职业教育,统筹协调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点,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化建设,支持特色高等职业学校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结合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旅游商贸、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需要,科学设置职教专业,共同培育技能型人才。鼓励行业、企业与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专业教学联盟等,完善集团化(联盟)办学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与产业紧密衔接,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支持区域内高等院校加强联合共建、协作交流,推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共享。扎实推进“全面改薄”工作,实施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有效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建立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统筹挖掘优势资源,加快资源库建设步伐,搭建项目方案共享、人才培养方案共享、专业课程共享等网络共享平台。推进统一教育网络平台建设,自由选择培训网络和课程,建立学分制改革联盟,推动校际协作,实现跨校学分互认,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同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推进文体资源共享。统筹规划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区域内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共享。推进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和服务协作,打造数字图书馆联通平台。联合开发文化产品,组建跨区域宣传、销售网络,促进区域文化繁荣。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建立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交流演出机制和艺术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共同承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文化活动,组织对外文化商演展览。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体育发展整体水平,形成合作互动、共同发展新格局。加强群众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组织、国民体质监测等交流互动,联合开发体育赛事和体育表演。充分利用济莱体育场馆资源,促进场馆设施开放共享。

第二节 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合作

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两市就业政策、社保政策等改革衔接,开展深层次劳动就业合作和社会保障合作。

加强劳动就业合作。推动建立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就业全过程公共服务能力。抓好就业政策衔接,探索制定统一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探索共建两地人力资源信息库,搭建区域人才培训平台,推进定点培训机构资质互认,积极开展异地就业创业培训。加强统一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紧缺人才培训互动机制和异地人才互通共享机制。培育发展各类人才中介机构,逐步形成政策协调、制度衔接、服务贯通、资源共享、利益一致的人才开发培育机制。

推进社会保障合作。探索建立社会保障信息共享机制和同城结算机制,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区域统筹,逐步统一有关社会保险政策,努力推动社会保障关系互联互认和正常转移接续。探索建立社会保险参保信息共享机制和同城结算机制,统一经办规程、缴费和补助标准。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形成层次不同、形式多样的养老公共服务体系。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逐步提高区域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第三节 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合作

积极提升公共卫生体系服务效能,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协作,打破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壁垒,形成优质医疗资源高效配置、医疗服务均等共享、医疗信息高速流通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格局。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济莱协作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探索建立疾病预防控制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出生缺陷疾病检测信息与技术交流,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联动处置能力。建立监督工作协作机制,开展卫生计生监督联合执法。联合促进两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创新医疗服务合作。努力推动两市联合办医,探索建立两市双向转诊、临床采供血应急调配等合作机制。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医师合理流动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人才交流,积极争取推动济南市优秀专家到莱芜多点执业或兼职坐诊。联合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打造济莱一体中医康复联盟。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协作,推动两市居民享受同质化医疗服务。

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机制。依托省卫生计生信息平台,推动济莱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卫生数据及时交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在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等方面共享信息资源。加强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两市儿童异地接种疫苗。探索医疗市场管理信息互通机制,建立重大医疗卫生案件查办协作和联席会议制度。